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100专题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
(召集人:琚宜文 曹代勇 何登发 刘可禹 方维萱 严德天 周家喜)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28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2) |
主持人:琚宜文 赵贤正 严德天 杨威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35 | 1 | 会议介绍 | 琚宜文 |
08:35-09:00 | *2 | 断陷盆地滞留纹层型页岩油富集规律与效益开发实践 | 赵贤正 |
09:00-09:25 | *3 | 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演化 | 方 向 |
09:25-09:40 | 4 | 歧口凹陷沙一段纹层型页岩油形成条件与富集模式 | 吴卓雅 |
09:40-09:55 | ◎5 | 砂砾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部地区百口泉组为例 | 袁铎恩 |
09:55-10:10 | ◎6 | 川南复杂构造带不同变形强度黑色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 曾 垚 |
10:10-10:20 | | 休息 | |
10:20-10:45 | *7 | 叠加变形改造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差异保存的影响—来自黔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的新证据 | 杨 威 |
10:45-11:00 | 8 | 鄂中荆门区块构造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 李小明 |
11:00-11:15 | ◎9 | 深层页岩气储层原位含气性差异机理 | 李学元 |
11:15-11:30 | 10 | 复杂构造区煤系页岩热演化与页岩气保存机理 | 余 坤 |
11:30-11:45 | ◎11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tructive Proces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Region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 王 鹏 |
11:45-12:00 | ◎12 | 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龙马溪组典型井页岩储层“双甜点”评价 | 李艳杰 |
主持人:方维萱 曹代勇 方向 魏迎春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煤变质作用的构造-热演化控制 | 曹代勇 |
13:55-14:20 | *14 |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THMC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张楠林 |
14:20-14:35 | ◎15 | Coupling evolution and energy effects of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periphery under the multi-directional convergence pattern of global plates | 王 巍 |
14:35-14:50 | 16 | 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岩溶作用类型及特征 | 聂国权 |
14:50-15:05 | 17 | 基于模拟实验的压力对不同显微组分煤化作用进程的影响 | 王安民 |
15:05-15:20 | ◎18 |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高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 马小刚 |
15:20-15:30 | | 休息 | |
15:30-15:55 | *19 | 成岩成矿系统内氧化-还原相演化、金属富集机制与识别技术创新 | 方维萱 |
15:55-16:20 | *20 | 兰坪盆地有机质参与铅锌成矿作用 | 琚宜文 |
16:20-16:45 | *21 | 准格尔矿区富Li煤中Li的原位微观赋存特征及Li同位素示踪探讨 | 魏迎春 |
16:45-17:00 | ◎22 | 中-晚二叠世王坡页岩物源及锂富集机制:来自黏土矿物及锂同位素的证据 | 张利伟 |
17:00-17:15 | 23 | 以狐偃山无烟煤为前驱物的高温石墨化热模拟实验研究 | 陈高健 |
17:15-17:30 | ◎24 |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碱湖页岩自生硅酸盐矿物的形成与启示 | 许景红 |
17:30-17:35 | 25 | 会议小结 | 琚宜文 曹代勇 |
第100专题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60 | 松辽盆地重点页岩油潜力区埋藏史-热史恢复与青一段生烃特征对比 | 肖 飞 |
*261 | 复杂构造区煤系页岩热演化与页岩气保存机理 | 余 坤 |
262 | 鄂中荆门区块构造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 李小明 |
◎263 | 川南复杂构造带不同变形强度黑色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 曾 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