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22专题 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 |
(召集人:底青云 林 君 邓 明 王中兴 林婷婷 席振铢 陈儒军 王 猛)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23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2) |
主持人:邓明 王中兴 林婷婷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水平定向钻井智能导钻装备技术 | 底青云 |
08:55-09:10 | ◎2 | 时域电磁探测中极化特征增强及靶向激励方法研究 | 邱仕林 |
09:10-09:25 | ◎3 | 光纤陀螺运用于地球物理探测:旋转地震与重力梯度探测 | 陈彦钧 |
09:25-09:40 | ◎4 | 瞬变电磁偶极装置早期信号的二次场提取方法研究 | 王家明 |
09:40-09:55 | ◎5 |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地震波检测和相位拾取方法 | 赵曙光 |
09:55-10:10 | *6 | 自适应增益调控瞬变电磁接收系统设计方案 | 林婷婷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首届主任秦馨菱院士 | 杨建思 |
10:45-11:00 | ◎8 | 不同环境下“死频带”现象分析—以安徽、内蒙古AMT数据为例 | 毕天兴 |
11:00-11:15 | ◎9 | 基于OCTEM的导电材料电阻率测量计算方法研究 | 汪向建 |
11:15-11:30 | ◎10 | 原子干涉重力仪研究及应用进展 | 朱立言 |
11:30-11:45 | ◎11 | 基于方位电磁波远探测方法的井旁大尺度低阻异常体成像 | 王 健 |
11:45-12:00 | ◎12 | 以激发能量聚焦为目标的交叉组合发射线圈设计与仿真 | 杨 静 |
主持人:席振铢 陈儒军 王猛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缪子成像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 葛 健 |
13:55-14:10 | ◎14 | 等值反磁通频率域电磁法仪器研制 | 郭 涛 |
14:10-14:25 | ◎15 | 安规综合测试仪设计与研发 | 李天乐 |
14:25-14:40 | ◎16 | 基于交错并联的新型超音频可控源大地电磁发射电路研发 | 张荣薄 |
14:40-14:55 | ◎17 | 超音频可控源电磁接收机研制 | 林祖灿 |
14:55-15:10 | *18 | 基于多TCLC结构的电磁发射装置阻抗匹配装置多触发角协同控制方法 | 庞 营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9 | 电性源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研究 | 林小雪 |
15:45-16:00 | ◎20 | 短周期地震仪及其在地下资源开采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 喻志超 |
16:00-16:15 | ◎21 | 南极冰下湖地震采集站研制 | 周珂宇 |
16:15-16:30 | ◎22 | 长期高稳定性固体不极化电极的研制与测试 | 李双双 |
16:30-16:45 | ◎23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led-Source Ultra-Au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loud and Internet-of-Things | 张袭远 |
16:45-17:00 | ◎24 | 电磁式可控震源控制技术研究 | 喻润峰 |
第22专题 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78 | 基于长距离深拖缆的大功率恒高压直流电力传输模型研究 | 陈泰龙 王猛 |
79 | 基于内蒙古AMT勘探“死频带”分析 | 毕天兴 |
80 | 探究不同灵敏度磁棒在“死频带”应用效果 | 毕天兴 |
81 | 短脉冲预极化地面核磁共振探测方法 | 高 兴 |
82 | 自主研发航空时间域电磁勘查系统及数据分段约束反演技术 | 栾晓东 |
83 | 表面修饰石墨烯的碳纤维海洋电场传感器研究 | 辛 毅 |
84 | 基于深度学习的随钻电磁波前视测井数据反演 | 张 顺 |
85 | 宽频带岩矿石复电阻率测量系统校准新方法 | 张浩杰 |
86 | 面向卤水矿探测的地面核磁共振脉冲序列研制进展 | 王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