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26专题  极地地球物理
(召集人:崔祥斌 傅 磊 王一博 冉将军 郝卫峰 刘国峰 张 涛 安 璐 冯 伟 李泽峰)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16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5A)
主持人:王一博 傅磊 冉将军 郝卫峰 李泽峰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5*1西南极地区冰盖及基岩地震波场成像张振东
08:55-09:102南极半岛Bransfield盆地壳幔结构及拉张机制研究李 玮
09:10-09:25◎3利用地震背景噪声获得南极昆仑站区域浅层结构宋正一
09:25-09:40◎4面波时频分段处理法在南极冰盖厚度勘探中的应用吴明明
09:40-09:555极地环境下实时智能地震节点关键技术研究薛清峰
09:55-10:106基于密集台阵接收函数和自相关探测南极昆仑站区域界面结构李江涛
10:10-10:20休 息
10:20-10:45*7我国南极雷达冰川学观测研究最新进展崔祥斌
10:45-11:008基于航空冰雷达的格罗夫山蓝冰调查陆 恺
11:00-11:15◎9基于机载冰雷达数据的南极Amery冰架接地线定量识别和提取夏梦莲
11:15-11:30◎10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热流预测初东方
11:30-11:4511The Glacial Tide Tracked by Seismographic GPS at TaishanStatoin杨海斌
11:45-12:0012航空重力在冰川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杨军军
主持人:崔祥斌 刘国峰 张涛 冯伟 安璐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55 *13南极冰雪人工源地下结构成像郑忆康
13:55-14:1014基于被动源地震数据的南极近地表成像邵 婕
14:10-14:25◎15南极洲达尔克冰川微震信号的无监督聚类研究赵 雷
14:25-14:40◎16南极主动源地震波场特征与成像研究李仡龙
14:40-14:55 17基于远震P波尾波自相关反演南极冰盖低剪切波速度冰和冰下沉积层周进举
14:55-15:10 18南极半岛南舍得兰海沟俯冲带结构及其演化徐子英
15:10-15:20休 息
15:20-15:45*19基于航空雪雷达数据的南极冰盖表面物质平衡估算郑 雷
15:45-16:0020南极中山站时空基准的精密测量粟多武
16:00-16:15◎21南极地面探冰雷达成像研究韩鹤婷
16:15-16:30◎222020-2023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郭钊玥
16:30-16:45◎23融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和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南极冰下水体识别方法马 倩
16:45-17:00◎24高分辨率GRACE解揭示近期格陵兰冰川质量损失放缓的由东向西转移吴昊天
第26专题  极地地球物理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21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41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研究傅 磊
42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agnetotelluric experiments in Antarctica姜 峰
43基于背景噪声干涉的冰雪层速度与衰减结构研究: 以南极昆仑站为例李江涛
44近30年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及影响杨伊迪
45基于Resnet以及权重控制的basal unit识别方案刘长利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