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44专题 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 |
(召集人:倪宇东 陈生昌 赵 虎 林荣智 卞爱飞 曹静杰 王本锋 姜福豪)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24) |
主持人:陈生昌 倪宇东 卞爱飞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数据采集理论初步研究 | 陈生昌 |
08:55-09:20 | 2 | 规则采样与多采样率采样 | 倪宇东 |
09:20-09:35 | ◎3 | 一种非规则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黄炜霖 |
09:35-09:50 | 4 | 面向地质目标需求的变密度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 朱 峰 |
09:50-10:05 | 5 | 多采样率地震采集设计技术案例分析 | 韩明怡 |
10:05-10:20 | ◎6 |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 封琛鸣 |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两宽一高”单点多采样的叠加滤波响应 | 夏建军 |
10:45-11:00 | 8 | 基于菲涅尔带分析的不同药量循环激发地震采集方法 | 张翊孟 |
11:00-11:15 | 9 | 准噶尔盆地多采样率采集试验及其成效 | 王正军 |
11:15-11:30 | 10 | 多采样率与规则采样数据特征分析及噪音压制 | 柳兴刚 |
11:30-11:45 | 11 | 基于多采样率数据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实践与分析 | 盛 洁 |
11:45-12:00 | 12 | 油气勘探中的非规则观测系统的均匀性评价分析与应用 | 白志宏 |
主持人:倪宇东 卞爱飞 姜福豪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面向时移地震监测的非规则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 卞爱飞 |
13:55-14:10 | ◎14 | 基于插值张量完备算法的五维非规则网格地震数据重建 | 丁程雄 |
14:10-14:25 | 15 | 基于稀疏变换的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方法研究 | 李志英 |
14:25-14:40 | ◎16 | 基于DTW距离约束的无监督地震数据插值 | 徐英杰 |
14:40-14:55 | ◎17 | 基于双域SPONLM的叠前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 张雅雯 |
14:55-15:10 | ◎18 | 空间不规则地震数据的频率-空间域压缩感知重建 | 龚新月 |
| | 休 息 | |
15:10-15:35 | *19 | 基于改进POCS的频率域三维地震数据重构技术研究 | 许银坡 |
15:35-15:50 | ◎20 |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规则网格地震数据重建及规则化 | 莫侗桐 |
15:50-16:05 | ◎21 | 基于Radon约束张量CP分解的鲁棒高维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 欧阳志远 |
16:05-16:20 | ◎22 | 基于稀疏反演的欠采样混合震源数据同时分离和重建研究 | 魏亚杰 |
16:20-16:35 | ◎23 |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规则网格地震数据插值重建方法研究 | 徐玉豪 |
16:35-16:50 | 24 | 多采样率初至层析近地表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1 | 侯喜长 |
16:50-17:05 | ◎25 | 基于Engl准则的自适应稀疏反演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 殷晗钧 |
第44专题 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76 | 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西部复杂区试验效果 | 姜福豪 |
◎177 | 基于Unet++神经网络重构算法在苏北复杂障碍区的应用 | 刘沛然 |
◎178 | 基于地震波数值模拟与观测系统优化的盐穴识别方法 | 董 娜 |
◎179 | 基于DC-U-Net网络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 库俊华 |
180 | 极低信噪比地区单点与串组合采集的应用及效果 | 韩志雄 |
◎181 | 针对无人机视角下地面小目标检测的算法研究 | 李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