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志 包雪阳 薛雅娟)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6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15)
主持人:郝金来 赵连锋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0*1软岩介质地下爆炸谱反演估算当量问题研究徐恒垒
08:50-09:05◎2P/S型振幅谱比值单台多震相叠加法地震与爆炸震源鉴别彭亚倩
09:05-09:20◎32022年1月至3月朝鲜核试验场地震和爆炸事件鉴别王伯瀚
09:20-09:35◎4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化学爆炸的地震学特征牛映柳
09:35-09:55*5采用深度学习和波形模拟技术研究2024年新疆乌什M7.1地震序列精细发震断层和复杂破裂过程特征赵 旭
09:55-10:15*6含水层中页岩引起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含水层页岩对渗漏模型的影响张 艳
主持人:蒋旭东 薛雅娟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0:25-10:40◎7基于粘弹性介质的逆时偏移成像研究李明杰
10:40-10:55◎8基于压缩感知的拓频应用王德英
10:55-11:109基于组稀疏范数的多道Q值估计方法余子昭
11:10-11:2510基于多阶泰勒级数展开振幅谱积分比的Q值估计方法张 瑾
11:25-11:40◎11基于倒谱变换的地震记录削弱法的薄层反射系数识别有楚鹏
11:40-12:00*12基于Shapelet-倒谱分析的川西雷口坡组深层碳酸盐岩含气性识别技术方法蒋旭东
12:00-12:20*13地震学野外观测技术实践杨秀峰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志 包雪阳 薛雅娟)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6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15)
主持人:裴顺平 李江涛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7
主持人:王志 田小波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0*1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三维Q值模型周连庆
08:50-09:05◎2川滇地区地震体波三维Q值成像研究王嘉晨
09:05-09:203福建及台湾海峡三维衰减模型的研究金 震
09:20-09:40*4华北克拉通南部及周边地区上地幔三维Qp成像研究刘翰林
09:40-09:55◎5基于三维波场模拟的P波衰减测量研究黄 沣
09:55-10:10◎6利用地震波衰减(Q值)成像研究地下流体运移--以白鹤滩水库为例史 婧
10:10-10:20休 息
主持人:周连庆 包雪阳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0:20-10:40*7上地幔顶部Pn波衰减对华南陆块岩石圈热结构的约束沈 琳
10:40-10:55◎8Pn波衰减成像揭示加勒比海地区板块撕裂与地幔上升流关系尤宝珠
10:55-11:10◎9青藏高原东南缘Pn波Q值模型及其对上地幔顶部热结构的约束路 通
11:10-11:30*10Sn attenuation beneath the Turkish-Iranian Plateau库稳飞
11:30-11:4511背景噪声面波衰减成像方法在多个地区的应用李江涛
11:45-12:0012背景噪声和地震面波联合反演松辽盆地西北缘壳幔S波速度结构侯 颉
主持人:裴顺平 李江涛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50*13阿拉斯加大陆岩石圈衰减成像及其对火山成因的启示杨 庚
13:50-14:05◎14地壳Lg波Q值模型揭示喀尔巴阡山脉东南部新型岩石圈构造杨淞杰
14:05-14:2015新疆地区Lg波衰减及场地响应研究郭 珍
14:20-14:35◎16高分辨率地壳Lg波衰减模型及其对哥伦比亚构造三联点位置的约束刘 真
14:35-14:55 *◎17中国中西南部地区的Lg波衰减成像揭示青藏高原物质逸出模式胡岩松
14:55-15:10 ◎18堪察加半岛地壳Lg波Q值模型及其构造意义张洪彬
15:10-15:20休 息
主持人:赵连锋 薛雅娟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5:20-15:35◎19青藏高原东南缘Lg波切向分量高分辨率衰减模型程清扬
15:35-15:55*20基于台阵数据的面波衰减成像新方法包雪阳
15:55-16:10◎21地震波衰减的影响因素探讨钟立欣
16:10-16:25◎22利用背景噪声衰减成像研究安徽宣城地区浅部地壳结构及断裂带特征周桂理
16:25-16:45*23腾冲地区电性结构的新解释方案:来自三维各向异性结果的约束余 年
16:45-17:0024基于波形反传播的区域地震定位方法研究郝金来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18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14利用区域地震资料监测朝鲜地下核试验的研究进展赵连锋
15花莲7.4级地震记录反应谱与多地震动衰减模型对比及深度神经网络在Q值估计中的应用研究位栋梁
16挡不住的地壳流:来自青藏高原东南缘密集台网Lg波衰减层析成像的约束何 熹
◎17俯冲挥发分聚集导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Pn、Sn波传播异常邓林培
18基于重构震源振幅谱一致性的吸收参数反演方法赵翠霞
19地震学野外观测技术实践杨秀峰
◎20介质粘弹性对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影响研究梁 田
◎21高分辨率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黄 政
◎222013年芦山地震前后Q值变化研究晏绮云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