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2专题  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召集人:胡佳顺 冷 伟 李忠海 黄金水 张 南 李 杨)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34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17)
主持人:冷伟 张南 胡佳顺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5*1Modelling the onset of global plate tectonics in early EarthZheng Xiang LI
08:55-09:102前寒武地球的构造演化——来自地幔对流数值模拟的认识黄金水
09:10-09:25◎3火幔对流对火壳二分性和火幔内部热-化学结构长期演化的影响:三维动力学数值模拟刘瑞熙
09:25-09:404大陆地体流变差异产生多种岩石圈变形方式:2-D数值模拟研究谢仁先
09:40-09:555太平洋重力异常与地形的关系及其对板块挠曲、地幔粘度和动力学的约束杨 安
09:55-10:106下地幔非均匀物性对LLSVPs长期演化的动力学影响李 杨
10:10-10:20休息
10:20-10:45*7幕式造山运动中下地壳的作用王慧琳
10:45-11:008被动陆缘沉积物俯冲加速印度-欧亚大陆汇聚周 皓
11:00-11:159留尼旺(Réunion)初始地幔柱头对"大印度"的冲击:来自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记录王亚莹
11:15-11:30◎10川东与南大巴山交汇区中生代构造特征砂箱物理实验研究林懿瑜
11:30-11:45◎11智利中部俯冲带体波和面波联合成像研究陈紫昕
11:45-12:00*12Gondwanan flood basalts linked seismically to plume-induced lithosphere instability史亚男
主持人:黄金水 李忠海 李杨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55 *13主动陆缘“手风琴式”构造模式转换的控制机制刘 亮
13:55-14:1014平行海沟洋中脊俯冲的动力学机制:数值模拟崔起华
14:10-14:25◎15俯冲带外缘隆起处板片蛇纹石化与氢气产生的数值模拟研究张 睿
14:25-14:40◎16地幔流场能否驱动板块构造—基于线性与幂律流变下的数值模拟崔峰源
14:40-14:55 ◎17下地幔粘度不均一性对俯冲板片滞留深度的影响李 景
14:55-15:10 *18俯冲带粘度结构、海沟迁移及其对上覆板块构造的影响杨 亭
15:10-15:20休息
15:20-15:45*19Rift architecture influenced by surficial loads杨海斌
15:45-16:00◎20Controls on Asymmetric Continental Crustal Thinning to Symmetric Mantle Exhumation at Magma-poor Rifted MarginsYuan Wang
16:00-16:1521The upper mantle subduction and far-field slab pull control the episodic back-arc简慧子
16:15-16:30◎22阿尔金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陈宗铭
16:30-16:45◎23印度洋洋中脊上地幔结构: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约束余娅娜
16:45-17:10*24大洋转换断层温度结构对转换断层内扩张中心演化过程的控制作用张 帆
第72专题  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20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211利用伴随方法和全球高分辨率对流模型反演非线性地幔流变场胡佳顺
◎212气候和地表过程对安第斯山脉构造演化的影响韩 箫
◎213二维与三维地幔柱数值模拟的差异及定量对比研究张瑞敏
◎214Counterflow And Entrainment within A Buoyant Plume-fed Asthenosphere李先宇
◎215基于重复地震波形时变特征的川滇主要断层孕震过程研究汪博洋
◎216基于多源异构数据与隐式建模方法构建希库朗伊板片三维模型(HSM-1.0)马皓然
217岩石圈地幔减薄尺度与局部弱化问题雷 天
◎218利用批量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大陆地表热流刘奕均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