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4专题 汇聚板块边缘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 |
(召集人:郑永飞 赵子福 陈仁旭 陈伊翔 戴立群)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29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4) |
主持人:赵子福 陈伊翔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9:00 | *1 | 蛇纹岩研究前沿与展望 | 陈伊翔 |
09:00-09:15 | ◎2 | 雅江缝合带中部昂仁异剥钙榴岩的成因机制研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 | 欧桂芳 |
09:15-09:30 | ◎3 | 菲律宾岛弧的蛇纹岩成因贡献:Mg-B同位素制约 | 乔新月 |
09:30-09:45 | ◎4 | 板片衍生熔体与叶蛇纹石的交代:熔融关系与熔体的主要元素组成 | 苏 鑫 |
09:45-10:00 | ◎5 | 俯冲大陆板片对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碳酸盐交代作用:来自苏鲁蒋庄橄榄岩的制约 | 夏春鹏 |
10:00-10:15 | | 休息 | |
10:15-10:45 | *6 | 俯冲洋壳的卤素组成和活动行为 | 陈仁旭 |
10:45-11:00 | ◎7 | Mo同位素示踪新生下地壳水致熔融 | 夏友山 |
11:00-11:15 | ◎8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地壳深熔作用年代学、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 梁承华 |
11:15-11:30 | ◎9 | 磷灰石记录的深俯冲大陆板片部分熔融机制和熔体组成 | 汤 跃 |
11:30-11:45 | ◎10 | 地壳深熔过程中的Mg同位素不平衡 | 朱二林 |
主持人:陈仁旭 戴立群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4:00 | *11 | Multistage pervasive fluid–rock interactions and Hf mobility in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Dabie terrane, eastern China | 刘鹏雷 |
14:00-14:15 | ◎12 | 东昆仑中泥盆世碰撞后镁铁质岩浆岩的轻Mo同位素组成:对俯冲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的制约 | 杨清臣 |
14:15-14:30 | ◎13 | 佳木斯地块西缘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被动陆缘岩浆作用的识别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于冠瑛 |
14:30-14:45 | ◎14 | 大陆碱性玄武岩源区中再循环洋壳成分矿物学记录:以土耳其Kula玄武岩为例 | 董子煜 |
14:45-15:00 | | 休息 | |
15:00-15:30 | *15 | 西秦岭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记录碳酸盐交代作用 | 方 伟 |
15:30-15:50 | 16 | A zinc-iron isotope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and recent history of sub-arc lithosphere: Messages from Mariana Trough basalts | Chen Yanhong(陈艳虹) |
15:50-16:20 | *17 | 俯冲陆源沉积物再循环:来自西秦岭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镁铁质火成岩的地球化学记录 | 马利涛 |
第74专题 汇聚板块边缘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9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04 | 秦岭早古生代镁铁质火成岩记录俯冲大洋板片流体成分演化 | 赵子福 |
◎205 | 苏鲁造山带胡家林地区石榴单斜辉石岩成因研究 | 王 闯 |
◎206 | 长白山天池火山中更新世晚期粗面岩的起源与演化 | 叶希青 |
207 | 大陆碰撞带地壳物质再循环:同折返和碰撞后镁铁质基性岩Li同位素的证据 | 孙国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