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80专题 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 |
(召集人:陈意 张贵宾 魏春景 吴春明 张泽明 刘晓春 吴元保)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28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2) |
主持人:张贵宾 陈意 刘鹏雷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华北克拉通北缘古元古代洋壳俯冲与陆陆碰撞:冀北红旗营杂岩多期变质作用证据 | 魏春景 |
08:55-09:10 | 2 | 冀东太古宙滦县表壳岩的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指示 | 刘 婷 |
09:10-09:25 | 3 | 华北克拉通大青山西段基性岩超高温变质作用 | 王 彬 |
09:25-09:40 | ◎4 | 利用实验标定的角闪石温压计: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新指标 | 徐文博 |
09:40-09:55 | 5 | 高温-超高温麻粒岩相条件下锆石U?Pb和REE扩散行为 | 刘帅奇 |
09:55-10:10 | 6 | 从“纳米花岗岩”视角看东南极茹尔群岛地壳深熔 | 刘 兆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地球与行星内部物质结构和动力过程相平衡模拟 | 陈 意 |
10:45-11:00 | 8 | 探测深部地幔中的俯冲大陆物质 | 李仪兵 |
11:00-11:15 | 9 |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crustal carbonatites and their rarity in the crust | 刘鹏雷 |
11:15-11:30 | 10 | 流体包裹体内的蛇纹石化、碳酸盐化和甲烷合成 | 张 龙 |
11:30-11:55 | *11 | 变质地质学视角里的元古宙中期构造样式和表生演化 | 邹 屹 |
11:55-12:10 | 12 | 富石墨变质泥质岩中发育扇形分区石榴子石的成因及意义 | 李 真 |
12:10-12:25 | ◎13 | 豫西秦岭杂岩含方柱石钙硅酸盐岩的变质作用研究 | 王 戈 |
第80专题 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8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15 | 变质底板的非俯冲起始成因及蛇绿岩就位机制研究 | 孙宝璐 |
216 | 金刚石相流体/熔体包裹体揭示俯冲带硫和碳呈多种形式耦合迁移 | 费晨辉 |
◎217 | 东南亚新特提斯洋俯冲与闭合:缅甸硬玉矿区榴辉岩变质作用研究 | 史楷卉 陈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