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81专题 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
(召集人:田云涛 王 非 任战利 邱楠生)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27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0) |
主持人:田云涛 吴林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0 | *1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中上元古—奥陶系构造热演化史恢复 | 任战利 |
08:50-09:10 | *2 | 碳酸盐矿物定年和定温技术及其在川中古隆起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 胡安平 |
09:10-09:25 | ◎3 | 符山石:一种(U-Th)/He定年的新矿物 | 安 洁 |
09:25-09:40 | 4 | Qingshan sanidine (QSs): A new Mesozoic 40Ar/39Ar dating standard tied to the M0r (Barremian–Aptian boundary) | 王银之 |
09:40-09:55 | 5 | 超基性-基性岩40Ar/39Ar年龄的测定 | 张万峰 |
09:55-10:10 | ◎6 | 原位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建立与应用 | 李晨星 |
10:10-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任战利 焦若鸿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0 | *7 | Unveiling garnet REE patterns through modelled metamorphic reactions in low-P, high-T metapelitic schist | Behzad Monfaredi |
10:40-11:00 | *8 | ZBH-25黑云母单颗粒年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师文贝 |
11:00-11:15 | ◎9 | 玻璃质物质对于海相火山灰Ar-Ar测年的影响—以小安的列斯为例 | 韩志宇 |
11:15-11:30 | ◎10 | 川东地区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来自锆石裂变径迹和(U-Th)/He的约束 | 刘 鑫 |
11:30-11:45 | ◎11 | 中山大学(U-Th)/He热年代学实验室建设进展 | 姚欣博 |
11:45-12:00 | 12 | 便捷式K-Ar定年:方法与仪器 | 杨列坤 |
主持人:杨列坤 张增杰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0 | *13 | 利用热历史模型建立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物源地剥露的联系 | 焦若鸿 |
13:50-14:10 | *14 | 低温热年代学与定量地貌分析共同约束断裂的构造隆升历史:以北阿尔金断裂为例 | 吴 磊 |
14:10-14:25 | 15 | 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脉动式热事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 冯乾乾 |
14:25-14:40 | ◎16 | 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沉积时限的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王昱荦 |
14:40-14:55 | ◎17 | 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 | 姚启文 |
14:55-15:10 | ◎18 | Exhumation History of Hogem Batholith, Quesnel Terrane, North-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Constrained by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 汪 曦 |
15:10-15:20 | | 休 息 | |
主持人:李广伟 师文贝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5:20-15:40 | *19 | 东天山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及矿床的保存与剥露 | 朱文彬 |
15:40-16:00 | *20 | 阿尔金断裂西南端挤压和伸展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 陈沈强 |
16:00-16:15 | 21 | 低温热年代学约束的克拉通周缘活化:以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为例 | 张炜斌 |
16:15-16:30 | ◎22 | 印度-亚洲板块的聚合过程:来自印度-亚洲碰撞带晚白垩世-新生代盆地碎屑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 | 杨一帆 |
16:30-16:45 | 23 |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enudation rates from the big global thermochronologic data: Example applications to the Dabie orogen, China | 田云涛 |
第81专题 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1日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56 | 中扬子地区震旦-寒武系页岩差异热演化——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 | 于泰炎 |
157 | 华夏地块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石红才 |
158 | 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成因机制研究-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 孙天鸽 |
◎159 | Meso-Cenozoic differenti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uangling Paleo-uplift in the middle Yangtze Block, South China | 龙康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