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 第11专题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
| (召集人:王涛 李红谊 罗银河 王宝善 郑勇 姚华建) |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B区三层301C) |
| 主持人:罗银河 王涛 李红谊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8:55 | *1 | 地震背景噪声中的体波信号提取:机遇与挑战 | 谢锦赟 |
| 08:55-09:10 | ◎2 | 克拉通地壳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面波与体波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 杨 涛 |
| 09:10-09:25 | ◎3 | GFJ: 一种适用于非均匀噪声源分布的频率贝塞尔变换方法 | 伍 晗 |
| 09:25-09:40 | ◎4 | 基于瑞利面波ZH比与频散走时联合反演三维横波速度结构的新方法 | 向宥羽 |
| 09:40-09:55 | 5 | 基于膜波方程的二维伴随背景噪声成像研究:方法和应用 | 李政阳 |
| 09:55-10:10 | ◎6 | 噪声源分布非均匀性对背景噪声成像的影响 | 陈向洋 |
| 10:10-10:30 | | 休 息 | |
| 10:30-10:45 | 7 | 利用多阶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揭示中国东南沿海中地壳低速结构特征 | 李海艳 |
| 10:45-11:00 | ◎8 | 波速时变正演研究及对地震相关响应的启示 | 胡 扬 |
| 11:00-11:15 | ◎9 | 利用背景噪声干涉方法监测格陵兰岛冰盖质量与基底状态 | 赵燊燊 |
| 11:15-11:30 | 10 |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浅层三维成像和地下变化监测 | 徐云遨 |
| 11:30-11:45 | 11 | Distant storms can affect seismic noise crustal monitoring | Jinwu Li(李进武) |
| 11:45-12:00 | ◎12 | 鄂西区域地震面波波速时变特征研究 | 戴震豪 |
| 13:30-13:55 | *13 | 利用背景噪声和车辆振动信号监测海原断裂带核部速度变化特征 | 冯吉坤 |
| 13:55-14:10 | 14 | 基于反褶积自相关方法的地下介质速度变化监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 李国良 |
| 14:10-14:25 | ◎15 | 利用井下摆噪声监测华北地区地下介质变化 | 李若雨 |
| 14:25-14:40 | ◎16 | 密集地震台阵揭示华南地区近地表环境驱动地震波速度变化 | 罗万鑫 |
| 14:40-14:55 | ◎17 | 长期工业注水对区域介质力学性质的影响:加拿大西部盆地Montney油气区的波速时变监测 | 查德力 |
| 14:55-15:10 | ◎18 | 基于背景噪声监测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对浅层介质波速变化的影响 | 马锐东 |
| 15:10-15:30 | | 休息 | |
| 15:30-15:45 | 19 | 地震面波阵列层析成像技术 | 赵凯锋 |
| 15:45-16:00 | 20 | 背景噪音多阶面波频散曲线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 陈举庆 |
| 16:00-16:15 | ◎21 | 多目标函数约束的被动源面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其在郯庐断裂带合肥段的应用 | 邓 宝 |
| 16:15-16:30 | 22 | 厚沉积盆地中背景噪声多分量多模态频散与模式接吻现象的观测研究 | 张功恒 |
| 16:30-16:45 | ◎23 | 改进的频散变压器在瑞雷波反演成像中的应用 | 田铭腾 |
| 第11专题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
| (召集人:王涛 李红谊 罗银河 王宝善 郑勇 姚华建) |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B区三层301C) |
| 主持人:姚华建 王宝善 郑勇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8:55 | *25 | 基于噪声高分辨率波速变化揭示浅表层日变化特征的气温-大气压耦合作用机制研究 | 刘志强 |
| 08:55-09:10 | ◎26 | 基于背景噪声高阶面波反演d’Argentière冰川三维速度结构 | 杨嘉诚 |
| 09:10-09:25 | ◎27 | 利用背景噪声全波形反演获取南极昆仑站北侧冰岩结构 | 宋正一 |
| 09:25-09:40 | ◎28 | 粤东上地壳速度结构及其对孕震构造的约束 | 杨 略 |
| 09:40-09:55 | ◎29 | 白云鄂博区域密集台阵上地壳结构成像及其对成矿过程的启示 | 杨 晨 |
| 09:55-10:10 | ◎30 | 茅山断裂带北段浅部速度结构研究 | 徐梦慧 |
| 10:10-10:30 | | 休息 | |
| 10:30-10:45 | ◎31 | 北美东海岸风暴震的传播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 魏安锐 |
| 10:45-11:00 | ◎32 | 地热厂工业振动信号互相关函数中的直达波震相识别 | 蔡凯昕 |
| 11:00-11:15 | ◎33 | 基于密集台阵H/V谱比法研究茅山断裂及邻区场地响应特征 | 夏紫燕 |
| 11:15-11:30 | ◎34 | 线性密集阵列背景噪声成像揭示高原冻土时空分布特征 | 刘 灿 |
| 11:30-11:45 | ◎35 | Leaky mode约束断层破碎带P波速度结构:以2019 Ridgecrest 余震序列观测为例 | 刘 威 |
| 11:45-12:00 | ◎36 | 苏门答腊岛中部断层带成像:从多分量背景噪声互相关和地壳速度结构中获得的启示 | 康佳乐 |
| 13:30-13:45 | 37 |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Makran Subduction and Central Asian Microcontinents Based on Surface Wave Analysis | Mohsen A. Irandoust |
| 13:45-14:00 | 38 | 线性密集台阵背景噪声聚束成像诸广鹿井铀矿田地区速度结构 | 张友源 |
| 14:00-14:15 | ◎39 | 特提斯构造域地幔三维波速模型对比研究 | 张文文 |
| 14:15-14:30 | 40 | 基于线性台阵背景噪声面波波形伴随成像的四川盆地中部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 吴盼盼 |
| 14:30-14:45 | 41 | 基于模式分离的背景噪声高阶面波频散提取 | 史才旺 |
| 14:45-15:00 | ◎42 | 基于波场梯度法和背景噪声成像的广西乐业岩溶地区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 应 睿 |
| 15:00-15:20 | | 休息 | |
| 15:20-15:35 | ◎43 | 基于波动方程和程函方程的面波层析成像对比研究 | 李智聪 |
| 15:35-15:50 | 44 | Seismic Imaging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Turkey Using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 Zahra Zarunizadeh |
| 15:50-16:05 | ◎45 | 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研究四川长宁页岩气开采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 吕岱坤 |
| 16:05-16:20 | ◎46 |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研究冰岛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 | 张 森 |
| 16:20-16:35 | ◎47 | 鲜水河断裂带八美-康定段地壳浅层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 魏源源 |
| 16:35-16:50 | ◎48 | 白南断裂浅部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 吴雨晗 |
| 第11专题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
| 张贴报告 |
| 时间:10月20日 |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26 |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加权叠加法提高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信噪比 | 樊圭圻 |
| ◎27 | 微动数据处理中的互相关分析研究 | 戴泽学 |
| ◎28 | 利用背景噪声分析合肥肥东地区中小地震引起的波速变化 | 张 晨 |
| ◎29 | 滇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及孕震环境 | 白浩芃 |
| ◎30 | Imaging Upper Mantle Structure beneath Earth's Hidden Continent of Northern Zealandia with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 Shixian Dong |
| 31 |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信号的呼图壁储气库区域浅层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 苏金波 |
| ◎32 | 基于密集台阵背景噪声方法提取西山村滑坡地下波速结构 | 蒋 昊 |
| ◎33 | 基于数值模拟的三维背景噪声成像分辨率初步研究 | 纽梦茹 |
| ◎34 | 北美岩石圈热化学结构的多观测概率反演 | 何 惠 |
| 35 | 基于密集台阵的HVSR与高阶面波联合研究邯郸地区浅部沉积结构 | 张 炎 |
| ◎36 | 基于密集台阵背景噪声成像的龙日坝断裂带中段浅部地壳三维精细结构 | 张政杰 |
| 37 | 地震背景噪声HVSR法探测山东平原地区场地响应 | 李志恒 |
| 第11专题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
| 张贴报告 |
| 时间:10月21日 |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28 | 含界面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在沃溪金矿区的应用 | 王雨杰 |
| ◎29 | 改进的CEEMDAN联合小波阈值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 谢明志 |
| ◎30 | 多参数背景噪声伴随成像探测长谷火山地壳岩浆系统 | 苏麓润 |
| ◎31 |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在陈家堡-小海断层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 赵永天 |
| ◎32 | 基于H/V谱比法、Rayleigh面波频散以及椭圆率联合反演研究:以泸定地区为例 | 樊诗雯 |
| ◎33 | 基于背景噪声的玉龙雪山东南侧山脚盆地浅层速度结构研究 | 张泽一 |
| 34 | 基于密集台阵微动HVSR偏移成像的界面识别-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应用 | 秦彤威 |
| ◎35 | 基于背景噪声双聚束成像的泸定地区浅部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 周琳皓 |
| ◎36 | 运用频率—贝塞尔变换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探测羊八井地区浅层S波速度结构 | 肖奥卡 |
| 37 | 校正仪器时钟跳动以研究云南宾川盆地浅地壳速度季节性时变 | 刘春禹 |
| ◎38 | 基于不同预处理及叠加方法提取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 | 刘 威 |
| 39 | 基于时移双差成像揭示与2016 Borrego Springs 5.2级地震有关的波速及波速比变化 | 胡 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