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 第12专题 地震各向异性及其应用 |
| (召集人:高原 王赟 吴庆举 艾印双 杨顶辉) |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24会议室(B区三层306) |
| 主持人:高原 艾印双 于有强 刘少林 冯吉坤 包雪阳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8:55 | *1 | 走滑型板缘裂谷的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 于有强 |
| 08:55-09:10 | 2 | 鄂尔多斯块体P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刘少林 |
| 09:10-09:25 | 3 | Imaging Crustal and Upper-Mantle Radial Anisotropy Beneath Anatolian plate | Ramin Movaghari |
| 09:25-09:40 | 4 | 苏门答腊-安达曼俯冲带倾斜轴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 袁天梦 |
| 09:40-09:55 | ◎5 | 基于GNSS与S波分裂揭示青藏东北缘上地壳变形复杂性 | 李抒予 |
| 09:55-10:10 | ◎6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上地幔三维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研究 | 郭楚尧 |
| 10:10-10:20 | | 休息 | |
| 10:20-10:45 | *7 | 高分辨率全波形成像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应用 | 董兴朋 |
| 10:45-11:10 | *8 | 新西兰南岛分层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变形模式 | 冯吉坤 |
| 11:10-11:25 | 9 | 全波形Pn波方位各向异性反演 | 包雪阳 |
| 11:25-11:40 | ◎10 | 剪切波分裂揭示华南南部地幔物质流动 | 李鹏飞 |
| 11:40-11:55 | ◎11 | 蒙古高原地壳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 王 娜 |
| 11:55-12:10 | ◎12 | 嘉黎断裂古乡-扎木段近震横波分裂特征 | 曹学来 |
| 主持人:杨顶辉 吴庆举 王赟 芦俊 董兴朋 孙娅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3:30-13:55 | *13 | 三维复杂各向异性介质平面电磁波非结构矢量有限元正演 | 肖调杰 |
| 13:55-14:10 | 14 |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and attenuation-anisotropy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attenuative VTI media | 郝 奇 |
| 14:10-14:25 | 15 | 各向异性介质非迭代最小二乘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 刘少勇 |
| 14:25-14:40 | 16 | SKS分裂带来的困惑和斜方橄榄岩层观测解释新探索 | 郝重涛 |
| 14:40-14:55 | 17 | 基于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地震频散、衰减数值分析 | 罗星宇 |
| 14:55-15:10 | ◎18 | 单层任意空间取向橄榄岩模型拟合横波分裂 | 金小兵 |
| 15:10-15:25 | ◎19 | 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近场S波分裂识别初探 | 包健辉 |
| 15:25-15:35 | | 休息 | |
| 15:45-16:30 | 20 | 张贴报告交流时间(每个张贴报告简要交流3分钟,共12个张贴报告) | |
| 第12专题 地震各向异性及其应用 |
| 张贴报告 |
| 时间:10月20日 |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38 | 远震方位各向异性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复杂壳幔变形模式 | 夏新宇 |
| 39 | VTI介质中qSV波三重值现象的新观点 | 李兴旺 |
| 40 | 基于多尺度地震波模拟的高倍率波场上采样方法研究 | 张 磊 |
| *41 | 任意空间取向橄榄岩SKS分裂图案解析 | 姚 陈 |
| 42 | 基于广义走时近似的层状VTI介质的反射PP波快速正演模拟及速度分析 | 靳 松 |
| 43 | 华北克拉通及周边地区三维各向异性研究 | 刘 靖 |
| ◎44 | 远震SKS波分裂与Rayleigh波相速度联合反演川滇地区剪切波方位各向异性 | 柯赵轲 |
| ◎45 | 2021年漾濞Ms6.4地震近震S波分裂变化特征 | 饶 斐 |
| ◎46 | 基于分裂参数的远震剪切波分裂强度计算方法 | 王俊淑 |
| ◎47 | 海陆地震动特性对比及双相介质中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 侯信超 |
| ◎48 | Pn波走时层析成像vs全波形Pn波反演:合成测试 | 鲁 兵 |
| ◎49 |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郯庐断裂带中段地壳结构 | 高再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