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召集人:汤毅 张晓东 胡天跃 张怀 张锐 阮爱国 周连庆 席继楼)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31会议室(B区四层401C)
主持人:汤毅 张晓东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5*1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震监测预测研究张晓东
08:55-09:102融合自适应模态分解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天然与非天然地震区分研究刘赫奕
09:10-09:25◎3REAL与PyOcto在2021年漾濞M6.4地震序列中震相关联性能对比周 懿
09:25-09:40◎4基于深度学习地震检测研究新疆乌什7.1级地震序列和发震断层李嘉豪
09:40-09:55◎5基于时频图的中国大陆地震事件分类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陈永婕
09:55-10:10◎6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双域地震数据重构方法李恩凯
10:10-10:20休息
10:20-10:45*7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平台建设及应用实践侯建民
10:45-11:008基于深度学习的震源参数自动测定方法及应用左可桢
11:00-11:15◎9FPA-PINN:一种大地电磁二维正演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框架余俊虎
11:15-11:30◎10基于改进 YOLOv5s 的地震重力异常四象限特征检测金腾欢
11:30-11:45◎11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与小波注意力融合的波阻抗反演潘 锐
11:45-12:00◎12基于YOLOv8的电成像裂缝目标检测算法研究陈 扬
12:00-12:15◎13基于3D U-net++L3网络的地震断层识别研究唐志强
主持人:周连庆 邹立晔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55 14基于S3存储的地震预警网海量波形数据管理邹立晔
13:55-14:1015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地球物理软件智能问答助手孟硕硕
14:10-14:25◎16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最大余震震级预测李 晨
14:25-14:40◎17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磁异常三维深度学习反演研究周浩楠
14:40-14:55 ◎18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可控源电磁反演研究王天宇
14:55-15:10 ◎19基于深度学习的电震多参数储层预测研究杨定兴
15:10-15:20休息
15:20-15:45*20中国区域高精度电离层TEC AI数据集构建及应用进展熊 攀
15:45-16:00◎21基于DeepOKAN-FNO的时间域航空电磁三维快速正演研究柯智渊
16:00-16:15◎22基于CBAM注意力机制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地震定位方法优化研究韦必福
16:15-16:30◎23面向小样本与跨域适应的横波速度智能预测方法研究王诗文
16:30-16:45◎24基于Res-ScConv与多色标融合的海山识别研究林法然
16:45-17:00◎25基于改进 CBAM-TransUnet的地震数据高精度重构方法研究杨 洋
17:00-17:15◎26重力多参量数据智能联合反演与岩性智能识别方法研究刘梦慧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21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40低纬度地区地电场周期性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席继楼
◎41PINN方法在计算表面重力异常方面的应用展望张铁瀚
◎42基于PSO-VMD-Transformer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去噪方法李思静
◎4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电磁时间序列去噪张江蕾
◎44基于融合频域映射与边界增强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彭宽宽
◎45基于多特征参数聚类和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去噪方法研究侯佳鑫
◎4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震级与震中距预测研究张品聪
◎47基于U-Net网络的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方法王国星
◎48基于机器学习 P 波初至极性识别的震源机制自动反演流程王 旭
◎49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郯庐断裂带北段微震识别与定位研究吴沛泽
◎50A Transformer with Multi-Scale Residual Attention for TEM Signal Denoising王浩然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