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 第68专题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与研究进展 |
| (召集人:李丽 丁志峰 王伟涛 张会平 李 营 温瑞智) |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1会议室(A区一层多功能厅A) |
| 主持人:李丽 李营 王伟涛 张会平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9:00 | *1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观测网建设进展及人工智能应用 | 房立华 |
| 09:00-09:30 | *2 | 机器学习揭示地壳厚度对地震应力降的控制作用 | 李泽峰 |
| 09:30-09:50 | 3 | 谛听亿级参数大模型在地震监测预警任务上的泛化能力评估及应用前景展望 | 赵 明 |
| 09:50-10:05 | 4 | 川西地区地震强震前温泉水化学异常成因研究 | 陈 志 |
| 10:05-10:20 | 5 | 青藏高原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对热震关系的指示 | 天 娇 |
| 10:20-10:30 | | 休 息 | |
| 10:30-11:00 | *6 | 基于背景噪声伴随成像的深浅多尺度介质模型融合研究-以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为例 | 杨英杰 |
| 11:00-11:30 | *7 | 基于物理约束和Cycle-consistent构架的面波深度学习反演研究 | 郑 勇 |
| 11:30-11:45 | 8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红河断裂科学钻探工程岩芯地质结构、主滑动带与变形机制初步研究 | 段庆宝 |
| 11:45-12:00 | 9 | 基于红河断裂科学钻探岩心的弹性波速实验研究 | 任东升 |
| 主持人:李丽 丁志峰 温瑞智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3:30-14:00 | *10 | 强震前孕震晚期阶段形变场的特征与机制研究 | 武艳强 |
| 14:00-14:30 | *11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GNSS观测网的建设进展和应用展望 | 甘卫军 |
| 14:30-15:00 | *12 | 地震概率预测模型进展与挑战 | 韩 鹏 |
| 15:00-15:10 | | 休 息 | |
| 15:10-15:40 | *13 | 基于近断层观测的地震动力学解析 | 杨宏峰 |
| 15:40-16:05 | *14 |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的一些新进展 | 张 勇 |
| 16:05-16:20 | 15 | 粘弹性流变引起的直立走滑断层内凹凸体周围滑动亏损的的时空演化:对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影响 | 黄禄渊 |
| 16:20-16:40 | *16 | 缅甸地震实皆断裂地表破裂及其对跨断层管道影响分析 | 刘爱文 |
| 16:40-17:00 | *17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典型建筑观测台阵及其结构地震反应记录 | 公茂盛 |
| 第68专题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与研究进展 |
| 张贴报告 |
| 时间:10月21日 |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226 | 利用反褶积自相关监测2008Mw7.9汶川地震同震波速时空变化 | 王秋实 |
| ◎227 | 基于拓扑对称绕制的超大型光纤陀螺构建 | 时方朔 |
| 228 | 基于双差走时层析成像的四川盆地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精定位研究 | 梁浩然 |
| ◎229 | 深井与地表地震观测中谱熵方法的新应用及噪声抑制机制分析 | 范鹏啸 |
| ◎230 | 参考台站的多指标识别方法--以云南为例 | 王雪松 |
| 231 |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地震震源机制研究-以重庆荣昌地区为例 | 孟繁昌 |
| 232 | 基于机器学习的川滇地区地震重定位研究 | 王长在 |
| 233 |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断裂带温泉汞富集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 张 可 |
| 234 | 高精度陆地时变重力监测强震深部孕震环境变化 | 王林海 |
| ◎235 | Influence of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seismic landslides -- a case study of the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 Meifang Bian |
| ◎236 | 断层亚失稳识别标志的实验研究 | 陈 浩 |
| 237 | Update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neo-deterministic seismic hazard maps for the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CSES) | Yan Zhang |
| 238 | 鲁甸及邻区壳幔三维电性结构研究 | 陈小斌 |
| 239 | 面向多模态地震记录的深度特征融合模型构建 | 范莉苹 |
| 240 | 由SBAS InSAR获得的与2022年四川泸定Mw 6.7地震相关的形变 | 王永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