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5专题  地幔和地核: 深地动力系统及与浅部的相互作用
(召集人:孙道远 杜治学 胡佳顺 侯明强 宋晓东 陈凌 倪四道)
会议时间:10月22日  会议地点:第11会议室(B区三层301B)
主持人:孙道远 杜治学 宋晓东 孙新蕾 马晓龙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51北中亚地核顶部薄刚性区的地震学证据钮凤林
08:55-09:102Recent discoveries on the fine-scale structure of the inner core in space and time庞冠宁
09:10-09:253Superionic phases in Earth’s inner core: a potential origin of seismic anisotropy and attenuationShichuan Sun(孙士川)
09:25-09:404地震学探测地心脉动:地球内核表面动态变化特征张 鑫
09:40-09:55◎5基于长期地震序列的内核差速旋转模式吴恺欣
09:55-10:106石炭-二叠超静磁期后极低地磁场:地球动力对宜居环境的影响张伟杰
10:10-10:20休 息
10:20-10:45*7关于中地幔1000公里反射界面的新观测:S1000S反射还是P-S转换?袁 野
10:45-11:008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的快速模拟下地幔小尺度散射的方法马晓龙
11:00-11:15◎9基于台阵的地幔弱反射震相重建与去噪袁茂山
11:15-11:30◎10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PKP前驱波揭示南亚与东亚核幔边界散射体马 尚
11:30-11:45◎11利用PKP b-caustic震相探测所罗门群岛下方的超低速带蹇 艾
11:45-12:00◎12利用高频PKPab前驱波揭示下地幔~1Km尺度的不均匀性结构特征张天同
主持人:胡佳顺 侯明强 陈凌 俞春泉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45 13海南地幔柱:从核幔边界到软流圈的全地幔结构追踪马锦程
13:45-14:00◎14黄石公园地幔过渡带接收函数成像研究马 尚
14:00-14:15◎15利用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方法探测北美东部660km不连续面下方低速体分布刘柏均
14:15-14:30◎16基于深度学习的660-km间断面三重震相反演叶骐玮
14:30-14:45 ◎17非均匀噪声源对提取地幔过渡带间断面反射体波信号的影响王景熙
14:45-15:00 ◎18全球X界面的分布特征研究胡仲发
15:00-15:15◎19水对林伍德石热导率的影响:对火星熔融硅酸盐层冷却的启示赵晓威
第75专题  地幔和地核: 深地动力系统及与浅部的相互作用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22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121Evidence for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originated mid-lithospheric discontinuities侯明强
◎122基于改进Vision Transformer 的 SS 前驱波数据韩亚亨
◎123全地幔模型制约下的夏威夷地幔柱的运动和化学分区张 杰
124地幔柱诱发板内火山活动的多种机制:以太平洋中新生代海山群为例董 昊
◎125俯冲板块的演化过程及其地表表现狄靖轩
◎126基于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的伊朗高原下方地幔过渡带界面结构研究王琛琦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