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9专题  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
(召集人:裴顺平 赵俊猛 陈永顺 徐强)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B区三层301C)
主持人:赵俊猛 郭晓玉 陈永顺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0*1面向宇宙线“膝”区物理的热中子探测技术刘茂元
08:50-09:10*2利用宇宙线变化研究地震预警的进展祝凤荣
09:10-09:253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俯冲形态及驱动力马锦程
09:25-09:404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南撕裂:来自短周期密集台阵Pn波形分析的启示聂仕潭
09:40-09:55◎5地震剪切波分裂结果揭示喜马拉雅造山带下的地幔物质流动李鹏飞
09:55-10:15*6转换震相揭示拆沉的兴都库什俯冲板块的北边界徐 彦
10:15-10:30◎7基于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天山与塔里木西缘的地壳结构滕俊哲
10:30-10:40休 息
主持人:徐强 裴顺平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0:40-11:00*8中国天山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徐义贤
11:00-11:15◎9基于大地电磁数据的柴达木盆地北缘三维电性约束——欧龙布鲁克微地块的屏障效应陈洛浩
11:15-11:30◎10电性结构揭示青藏高原中部中下地壳部分熔融陈丹青
11:30-11:5011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及在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王宝善
11:50-12:05◎122019 Ridgecrest Mw 7.1 地震同震和震后速度变化李垣龙
12:05-12:2013申扎-定结裂谷深部电性结构及2025年定日6.8级地震形成机制王 刚
第79专题  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19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141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及印度板块俯冲过程研究李佳蔚
◎142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电性差异及其对陆内变形机制的启示尹浩翔
◎143帕米尔高原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联合成像刘嘉鑫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