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内容

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8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志 包雪阳 薛雅娟)
会议时间:10月22日  会议地点:第19会议室(B区三层大会议厅D)
主持人:赵连锋 包雪阳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08:30-08:50*1中国大陆尾波衰减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王 巍
08:50-09:052火震尾波揭示火星内部衰减属性何 熹
09:05-09:25*3三维体波衰减成像揭示流体运移在白鹤滩水库区地震发生中的作用周连庆
09:25-09:40◎4利用地震波衰减成像研究地下流体运移——以白鹤滩水库为例史 靖
09:40-09:55◎5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Pg波衰减成像与构造演化钟立欣
09:55-10:10◎6青藏高原东南缘上地幔Pn波衰减成像及其对壳幔热耦合与解耦的意义路 通
10:10-10:20休 息
主持人:田小波 周连庆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0:20-10:40*7暖俯冲带速度和衰减成像及其对流体运移和火山缺失的启示杨 庚
10:40-10:55◎8勘察加半岛地壳Lg波Q值模型及其对火山分带性的启示张洪彬
10:55-11:10◎9华北地区上地幔三维体波Q值成像研究王嘉晨
11:10-11:25◎10极弱Lg波衰减揭示鄂尔多斯地壳中的古陆核分布牛映柳
11:25-11:40◎11藏中地区散射积分双差全波形反演地壳速度结构研究汤令鹏
11:40-11:55◎12青藏高原东南缘Lg波切向分量高分辨率Q值模型程清扬
11:55-12:15*13Whole Mantle Attenuation from Global Body Wave Measurements孙书洋
主持人:薛雅娟 裴顺平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3:30-13:50*142025年西藏定日Mw7.1地震单侧破裂沿走向变化特征:一次青藏高原内很浅的M7+正断层事件赵 旭
13:50-14:0515利用Lg波计算地震应力降的方法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典型地震序列中的应用沈 琳
14:05-14:20◎16新疆乌什7.0级地震震源区结构成像杨 程
14:20-14:35◎17复杂壳幔结构对Pn波传播的影响刘祖源
14:35-14:50◎18近远震联合反演日本俯冲带深部衰减结构王泽伟
14:50-15:05◎192022年1月至3月朝鲜核试验场地震和爆炸事件鉴别 王伯瀚
15:05-15:15休 息
主持人:王志赵 翠萍
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
15:15-15:35*20利用火流星激发的多种震相确定流星体高精度完整轨迹郝金来
15:35-15:5021基于量子力学的高亮体提取方法薛雅娟
15:50-16:05◎22利用交叉偶极子测井评价地层横波速度与衰减各向异性孟继昆
16:05-16:2023基于复Snell定律的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反射及透射系数连续建模王鹏德
16:20-16:40*24基于DAS观测的面波频散与衰减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袁士川
16:40-16:55◎25基于维诺图投影的散射积分全波形反演付世豪
16:55-17:1026基于准则函数的地层Q值估算及衰减补偿程 亮
17:10-17:2527远震P波衰减因子t*的时间域匹配测量流程及特征分析陈泆平
第8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张贴报告
时间:10月22日
报告题目报告人
*1地震波Q值成像揭示岩石圈流变性赵连锋
◎2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的瑞利面波衰减成像方法在美国黄石地区的应用 郑淳元
◎3基于孪生神经网络获取震源机制揭示日本能登半岛M7.6地震应力的时空变化梁 蓉
◎4台湾岛及邻近区域地壳Lg波衰减成像及其在震源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景艺谣
◎5极高QLg分布对波罗的地盾古老克拉通核的约束刘 真
◎6基于稀疏约束的地震数据盲反褶积方法 闫海洋
7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数据频移衰减补偿方法研究 潘薪羽
◎8利用有限差分实现粘弹性衰减补偿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王永林
◎9基于粘声方程逆时偏移的联合成像 袁仕俊
10陆地工区中GSMP多次波压制策略试验对比 刘 康
◎11中美洲上地幔Pn波衰减成像与俯冲带火山深部机制研究 尤宝珠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