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24专题 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 |
(召集人:高 原 王 赟 吴庆举 艾印双 杨顶辉)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634-830-173 |
主持人:高原 吴庆举 艾印双 黄周传 鲍学伟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机制研究:来自面波成像的约束 | 黄周传 |
08:55-09:10 | 2 |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 郑 拓 |
09:10-09:25 | 3 | 阿尔山-柴河火山群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 强正阳 |
09:25-09:40 | ◎4 |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 | 王稼轩 |
09:40-09:55 | ◎5 | 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 | 李 莹 |
09:55-10:10 | ◎6 | 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研究川滇地区横波速度结构 | 高再吉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岩石圈流变性质主导陆内造山带的变形——来自中天山地震各向异性的观测 | 鲍学伟 |
10:45-11:00 | 8 | 郯庐断裂带庐江至肥东段浅层地壳方位各向异性结构研究 | 李 成 |
11:00-11:15 | ◎9 | Azimuthal Anisotropy Analysis of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Revealed by Shear Wave Splitting | Bo Ye(叶勃) |
11:15-11:30 | ◎10 | 利用微震识别资料探讨三江侧向碰撞带上地壳各向异性 | 李心怡 |
11:30-11:45 | ◎11 | 深地旋转地震观测:估算相速度与后方位角 | 陈 畅 |
11:45-12:00 | ◎12 | 利用多种横波分裂分析方法评估确定各向异性参数 | 臧虎临 |
主持人:王赟 杨顶辉 芦俊 郝重涛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正交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 芦 俊 |
13:55-14:10 | 14 | 多波AVAz特征对VTI介质中单组裂缝性质的分辨力 | 靳 松 |
14:10-14:25 | 15 | VTI介质多波联合贝叶斯AVO反演 | 程 前 |
14:25-14:40 | ◎16 | 单斜各向异性薄互层地震响应 | 马子娟 |
14:40-14:55 | ◎17 | 基于六分量地震波场的时频-速度分析方法 | 陈 锋 |
14:55-15:10 | ◎18 | 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Q偏移 | 李栋青 |
15:10-15:25 | 19 | 球坐标系下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Pn波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 鲁 兵 |
15:25-13:35 | | 休 息 | |
15:35-16:00 | *20 | 任意空间取向上地幔橄榄岩层SKS分裂研究 | 郝重涛 |
16:00-16:15 | 21 | 川滇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全波形多尺度成像 | 林 羿 |
16:15-16:30 | 22 | 北天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波各向异性 | 孙安辉 |
16:30-16:45 | ◎23 | 专题交流时间 | |
16:45-17:00 | ◎24 | VSP与地面地震联合成像 | 熊 树 |
主持人:王赟 高原 郑拓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7:00- | | 张贴报告(3分钟/报告) | |
17:00-17:03 | ◎1 |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的上地壳S波分裂 | 刘同振、高原 |
17:03-17:06 | ◎2 | 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的川滇地区地壳三维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 赵圣哲 |
17:06-17:09 | ◎3 | 基于背景噪声成像研究云南宾川地壳浅部方位各向异性横波速度结构 | 王 晶 |
17:09-17:12 | ◎4 | 基于Pms转换震相的青藏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研究 | 黄培析 |
17:12-17:15 | 5 | 川西崇州探区储层波场模拟与分析 | 杨 震 |
17:15-17:18 | ◎6 | 夹HTI介质薄互层反射系数 | 崔世伟 |
17:18-17:21 | ◎7 | 夹VTI介质薄互层系统地震响应 | 黄培东 |
17:21-17:24 | ◎8 | 某高层建筑的六分量地震监测 | 秦林鹏 |
17:24-17:27 | ◎9 | VSP数据的HTI介质多波联合AVA反演 | 李梦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