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43专题 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 | |||
| (召集人:刘 杰 黄辅琼 陈界宏 陈 涛 刘 洁 高永新 师皓宇) | |||
| 会议时间:10月22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235-513-522 密码:1209 | |||
| 主持人:刘杰 王蕤 黄辅琼 胡恒山 |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8:55 | *1 | 论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 | 王建安 |
| 08:55-09:10 | 2 | 中国强震短临预报研究进展:强震临震预报的可能性 | 黄辅琼 |
| 09:10-09:25 | 3 | 论小时尺度预警强震的可能性 | 陈 涛 |
| 09:25-09:40 | 4 | 云南漾鼻地震与青海玛多地震的电离层地震前兆 | 陈界宏 |
| 09:40-09:55 | ◎5 | 2021漾濞Ms 6.4和玛多Ms 7.4地震前的电导率异常 | 毛志强 |
| 09:55-10:10 | 6 | 玛多7.4级地震地脉动应变率场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 张晓清 |
| 10:10-10:20 | 休 息 | ||
| 10:20-10:45 | 基于b值的2021漾濞地震预测和地震风险实时分析 | 王 蕤 | |
| 10:45-11:00 | ◎8 | Uncertainties in Prediction of Near-Fault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 An Application to The 1970 Tonghai Earthquake (MS 7.8) | Zhiwei Ji(纪志伟) |
| 11:00-11:15 | ◎9 | 基于应变观测的九寨沟Ms7.0级地震加卸载响应比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 岳 冲 |
| 11:15-11:30 | 10 | 2022年四川多断裂活动的地震特征 | 杜 方 |
| 11:30-11:45 | 11 | 基于亚失稳理论探索强震前后岩石圈磁场的变化特征 | 袁洁浩 |
| 11:45-12:00 | ◎12 | 丽江与芦山两次Ms7.0地震震例回溯的亚失稳特征识别 | 李腊月 |
| 12:00-12:30 | 休 息 | ||
| 主持人:张建勇 艾萨•伊斯马伊力(张贴报告) |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2:30-12:42 | 1 | 新疆柯坪块体中小地震视应力时空特征研究 | 郭 寅 |
| 12:42-12:54 | 2 | 基于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研究青海玛多Ms7.4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和断裂形态 | 张建勇 |
| 12:54-13:06 | 3 | 基于帕金森矢量的2017年精河6.6级地震震中估计 | 艾萨·伊斯马伊力 |
| 13:06-13:18 | 4 | 地球肿瘤学是“开创”地震预报的利器 | 夏绍久 |
| 13:18-13:30 | 5 | 含水矿物的脱水爆炸:一种可能的地震成因机制 | 石军柱 |
| 主持人:高永新 张琦 |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3:30-13:55 | *13 | 渗透性对断层动态破裂的影响 | 胡恒山 |
| 13:55-14:10 | ◎14 | 华北地区应力应变与地震活动的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张 琦 |
| 14:10-14:25 | 15 | 2021年2月13日日本M7.3地震震源区三维地震波速度成像 | 谭玉阳 |
| 14:25-14:40 | 16 | 地震波的水平位移空间变化特征 | 张永庆 |
| 14:40-14:55 | 17 | 极低频电磁波体感声频结合卫星云图测震实践及强震发生新机理探讨与应用 | 林艳芹 |
| 14:55-15:10 | 18 | 探讨大地震的动力 | 周敬斌 |
| 主持人:张建勇 艾萨•伊斯马伊力(张贴报告) |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5:10-15:22 | 6 | 洱源温泉水氡预测效能检验及其水化学特征 | 钟 骏 |
| 15:22-15:34 | 7 |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钻孔应变同震变化分析 | 高曙德 |
| 15:34-15:46 | 8 | 星体运动引发全球中强地震规律的发现与验证 | 高国梁 |
返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