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56专题 地震大地测量学 |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申文斌 王 琪 付广裕 周 新 徐长仪)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646-322-043 |
主持人:汪秋昱 赵斌(GNSS、InSAR与地震变形研究)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0 | *1 | 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 | 易 爽 |
08:50-09:10 | *2 | 阿拉斯加-阿留申俯冲带近期地震周期形变研究 | 赵 斌 |
09:10-09:25 | *3 | 基于高频BDS3/2, GPS, Galileo, GLONASS观测的2021 Mw 7.4玛多地震快速震源参数反演 | 臧建飞 |
09:25-09:40 | 4 | 基于InSAR观测的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现今构造变形特征 | 温扬茂 |
09:40-09:55 | ◎5 | 利用高频GNSS位移波形和InSAR三维形变反演2021年玛多Mw7.4地震:整体亚剪切和局部超剪切破裂 | 吕明哲 |
09:55-10:10 | 6 | 面向震间变形的时序InSAR大气相位延迟改正方法及其在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构造变形研究中的应用 | 王 帅 |
10:10-10:25 | 7 | Site amplification and rupture velocity in finite-fault modeling of ground motion during the 2017 Mw6.6 Jiuzhaigou, China earthquake | Pengfei Dang(党鹏飞) |
10:25-10:40 | ◎8 | 基于高精度Sentinel-1 InSAR形变场的海原断裂带运动学研究 | 黄自成 |
10:40-11:00 | | 休 息 | |
主持人:唐河 孙文科(张贴报告简介)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1:00-11:03 | 9 | 球形地球模型的地震位错理论及其应用 | 孙文科 |
11:03-11:06 | 10 | 地球变形研究中常用的连带勒让德级数求和公式以及开源代码 | 唐 河 |
11:06-11:09 | ◎11 | 2022年门源Mw6.7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模型 | 王 欣 |
11:09-11:12 | ◎12 | Tectonic and hydrological mass vari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 饶维龙 |
11:12-11:15 | 13 | Continuous estimates of glacier mass balance in High Mountain Asia based on ICESat-1,2 and GRACE/GRACE Follow-On data | 汪秋昱 |
11:15-11:18 | ◎14 | 基于GRACE/GRACE-FO和水文资料揭示青藏高原区域水储量变化 | 刘 操 |
11:18-11:21 | ◎15 | 用大地测量手段估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时间 | 刘 操 |
11:21-11:24 | 16 | 地震勘探融合定位测量质量管理研究 | 张同忠 |
11:24-11:27 | 17 | 地震勘探测量PPK技术应用探讨 | 张同忠 |
11:27-11:30 | ◎18 | 联合GRACE重力卫星和球形位错理论研究同震重力梯度变化-以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为例 | 吉煜庭 |
11:30-11:33 | ◎19 | 基于GNSS观测的玛多地震同震位移进行同震应变计算的可行性研究 | 肖静艳 |
11:33-11:36 | ◎20 | 基于InSAR约束的2020年土耳其Elazığ Mw 6.8地震同震的震源机制研究 | 金元玺 |
11:36-11:39 | 21 | 华北地区地倾斜异常方向对M≥5.0地震震中的指示意义 | 曹凤娟 |
11:39-11:42 | ◎22 |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震间地表形变特征及滑动速率 | 陈 毅 |
11:42-11:45 | ◎23 | 2020年西藏尼玛Ms6.6地震InSAR同震变形场及发震构造分析 | 廖江涛 |
11:45-11:48 | 24 | The 2022 Har Lake earthquake sequence: conjugate ruptures in a complex fault system | Xiong wei(熊维) |
第56专题 地震大地测量学 |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申文斌 王 琪 付广裕 周 新 徐长仪)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646-322-043 |
主持人:付广裕 刘泰(地震变形理论及应用)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0 | *1 | 平面半无限空间点源位错问题的级数解 | 周江存 |
08:50-09:10 | *2 | 大地震震后稳态变形的理论计算及其物理意义讨论 | 唐 河 |
09:10-09:25 | *3 | 自重可压缩层状球体地球模型下地震变形算法的优化研究 | 刘 泰 |
09:25-09:40 | ◎4 | 基于球形位错理论的同震重力梯度计算 | 吉煜庭 |
09:40-09:55 | ◎5 | 利用直接格林函数法计算一维径向分层地球的理论地震波 | 戈天浩 |
09:55-10:10 | 6 | 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构造变形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黄 勇 |
10:10-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周江存 徐长仪(地球变形理论及应用)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0 | *7 | 同震和震后形变产生的全球地球动力学参数长期变化 | 徐长仪 |
10:40-11:00 | *8 | 环太平洋强震对板块运动的促进作用 | 付广裕 |
11:00-11:15 | *9 | 预应力、浮力和自重在地球受力黏弹性响应中的作用 | 周 新 |
11:15-11:30 | ◎10 | 青藏高原东南缘moho面重力反演及其构造意义 | 汪 健 |
11:30-11:45 | ◎11 |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GRACE and GPS – How to Compute the Hydrological load Effect Accurately? | 饶维龙 |
11:45-12:00 | ◎12 | 基于三角位错反演2021年Mw 7.0 Acapulco, 墨西哥地震的滑动分布模型 | 胡孝平 |
主持人:易爽 周新(重力卫星GRACE与地震变形研究)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0 | *13 | 联合GNSS和GRACE数据研究川滇地区季节性水负荷对地震活动的调制作用 | 佘雅文 |
13:50-14:10 | *14 | 2021年玛多地震的早期震后形变及其揭示的区域岩石圈流变性质 | 熊 维 |
14:10-14:25 | *15 | Comparison of GRACE and GNSS Seasonal Load Displacements Considering Regional Averages and Discrete Points | 张 岚 |
14:25-14:40 | ◎16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GRACE重力变化和地震活动关系——以智利三联点北部为例(30°S-40°S) | 孙鹏超 |
14:40-14:55 | ◎17 | 利用GRACE重力卫星研究强震重力变化 | 丁 俊 |
14:55-15:10 | ◎18 | 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地壳形变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 | 魏聪敏 |
15:10-15:20 | | 休 息 | |
主持人:佘雅文 汪秋昱 (现代大地测量应用研究)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5:20-15:40 | *19 | 亚洲高山冰川厚度变化的季节性周期 | 汪秋昱 |
15:40-16:00 | *20 | 龙门山断裂带震前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 王启欣 |
16:00-16:15 | *21 | Intern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changes inside a homogeneous spherical Earth | 董 杰 |
16:15-16:30 | ◎22 | 利用GRACE和其他观测数据等对青藏高原地表垂直位移速率估算 | 刘 操 |
16:30-16:45 | ◎23 | 中国大陆地区垂直位移场中地表质量迁移的负荷效应研究 | 温志强 |
16:45-17:00 | ◎24 | PPP-ARISEN:服务于地学交叉应用研究的PPP软件包 | 张成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