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89专题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召集人:袁道阳 郑文俊 付碧宏 李海兵 李传友 周 宇 裴军令 王伟涛)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255-237-892 |
主持人:郑文俊 刘兴旺 潘家伟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昆仑山口大地震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东昆仑断裂带未来大震风险评估 | 付碧宏 |
08:55-09:20 | *2 |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地表破裂与浅表断裂结构变化及其对铁路隧道的破坏 | 李海兵 |
09:20-09:35 | ◎3 | 九寨沟2017年Ms7.0地震震后滑坡分布的时空变化研究 | 郭忻怡 |
09:35-09:50 | 4 | 2021年玛多Mw7.4地震同震地表破裂东段分支及终止研究 | 姚文倩 |
09:50-10:05 | ◎5 | 2022年门源Ms 6.9地震地表破裂带高分七号影像特征研究 | 王 辽 |
10:05-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袁道阳 石许华 王虎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5 | *6 | 利用河流地貌约束变形速率的不确定性 | 吕红华 |
10:45-11:00 | 7 | Late Quaternary active faulting on the inherited Baoertu basement fault within the eastern Tian Shan | 吴传勇 |
11:00-11:15 | ◎8 | 帕米尔东北部公格尔伸展系北段的地震学行为 | 葛 进 |
11:15-11:30 | ◎9 | 帕米尔高原公格尔正断层全新世滑动速率的约束 | 刘 奇 |
11:30-11:45 | 10 | 北天山江南庙断层晚更新世活动特征研究 | 胡贵明 |
11:45-12:00 | ◎11 | 2015年兴都库什Mw7.5深震与2022年6月阿富汗Mw6.2浅震的触发关系 | 戚永浩 |
主持人:李海兵 任俊杰 饶刚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2 | 藏南裂谷晚第四纪伸展变形的空间不均匀性及其成因:来自亚东-谷露裂谷的新证据 | 吴中海 |
13:55-14:10 | ◎13 | 青藏高原中部诺尔玛错地堑构造地貌特征及晚第四纪活动性 | 刘富财 |
14:10-14:25 | ◎14 | 藏南仲巴裂谷带活动特征—来自构造地貌定量参数的约束 | 刘 璐 |
14:25-14:40 | 15 | 柴达木盆地马海、三台背斜构造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过程的制约 | 张博譞 |
14:40-14:55 | 16 | 脆性地壳厚度控制断层分段模式 | 焦利青 |
14:55-15:10 | ◎17 |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an intraplate orogenic belt: Mesozoic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Northeastern Qilian Shan, China | 贾佳宝 |
15:10-15:20 | | 休 息 | |
主持人:裴军令 吴传勇 吕红华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5:20-15:45 | *18 |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河谷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方式及时代 | 袁道阳 |
15:45-16:00 | 19 | 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青藏高原扩展的指示意义 | 俞晶星 |
16:00-16:15 | ◎20 | 青藏高原东北缘合黎山南缘断裂古地震研究 | 魏拾其 |
16:15-16:30 | 21 | 次级断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变形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 苏 琦 |
16:30-16:45 | 22 | 阿尔金断裂带西段走滑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构造意义 | 潘家伟 |
16:45-17:00 | ◎23 | 阿拉善地块南缘河流地貌演化对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响应 | 计婷婷 |
第89专题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召集人:袁道阳 郑文俊 付碧宏 李海兵 李传友 周 宇 裴军令 王伟涛)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327-322-839 |
主持人:李传友 周宇 陈立春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0 | *24 | 澜沧江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与构造意义 | 任俊杰 |
08:50-09:10 | 25 | Spatial slip rat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E Xianshuihe fault, eastern Tibet, and 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 | 马晓丽 |
09:10-09:25 | ◎26 | 甘孜断裂全新世活动特征及强震复发行为研究 | 孙 凯 |
09:25-09:40 | ◎27 | Timing and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Gaoligong and Chongshan shear zones, SE Tibetan Plateau,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 Mingkun Bai(白明坤) |
09:40-09:55 | ◎28 | 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岩石特征与内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吴 琼 |
09:55-10:10 | ◎29 | 川西前陆盆地早白垩世-古新世磁性地层学结果及其对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的约束 | 侯礼富 |
10:10-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付碧宏 王伟涛 吴中海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5 | *30 | 浅表松散沉积物对逆断层同震位错高频变化的影响研究——以2008年汶川Mw7.9级地震为例 | 王 虎 |
10:45-11:00 | ◎31 | 滇西南地区新生代晚期构造新活动与变形特征 | 刘炳旭 |
11:00-11:15 | 32 | 西秦岭“V”形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构造模型和动力机制 | 张 波 |
11:15-11:30 | ◎33 | 东昆仑断裂系的发震断裂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张文渊 |
11:30-11:45 | ◎34 | 地震滑坡与地形起伏度的相互作用:来自汶川地震的证据 | 覃乙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