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110专题 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召集人:王 华 伍新明 岳 汉 房立华 肖立志)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21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2) |
主持人:郭宇航 蔡涵鹏 宗晶晶 肖文联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 | 基于先验信息和transformer的相对地质年体估计、层位追踪以及断层检测的多任务学习方法 | 杨佳润 |
13:55-14:10 | ◎2 | 基于信息提取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断层智能识别 | 钱龙龙 |
14:10-14:25 | ◎3 | 基于半监督的GRU-Unet网络储层渗透率预测 | 罗 杨 |
14:25-14:40 | ◎4 | 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土壤重金属背景确定 | 孙尧尧 |
14:40-14:55 | ◎5 | 基于并发生成对抗网络的储层地质模型多尺度自动重构方法研究 | 范文遥 |
14:55-15:10 | 6 | 语义分割在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识别中的应用 | 张 杰 |
第110专题 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召集人:王 华 伍新明 岳 汉 房立华 肖立志)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21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2) |
主持人:王华 岳汉 张伟 王亮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谛听数据集2.0:多功能升级版的中国人工智能地震学基准数据集 | 赵 明 |
08:55-09:10 | 2 | 远震P波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数据联合反演新方法——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策略 | 胡 景 |
09:10-09:25 | ◎3 |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测井正反演联合训练方法 | 邵蓉波 |
09:25-09:40 | ◎4 | 深度学习融合波动方程包络旅行时层析成像 | 马 宁 |
09:40-09:55 | ◎5 | “数据-知识”双驱动的地震预警参数混合深度学习预测模型 | 朱景宝 |
09:55-10:10 | ◎6 |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Rayleigh面波频散数据对东亚地区岩石圈结构的分类研究 | 杨 娇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声-电联合反演方法 | 魏周拓 |
10:45-11:00 | ◎8 | 物理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测井智能解释方法 | 白 洋 |
11:00-11:15 | ◎9 | 一种基于显著性目标检测网络的成像测井砾石参数自动定量计算方法——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为例 | 罗 洋 |
11:15-11:30 | ◎10 | 基于多模态学习的固井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康梦露 |
11:30-11:45 | ◎11 | 融合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物性参数测井评价模型 | 何贤宏 |
11:45-12:00 | ◎12 | 基于录井数据挖掘的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代鸿凯 |
主持人:王治国 王峣钧 关威 方志龙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基于物理属性引导的微地震信号智能识别方法 | 王峣钧 |
13:55-14:10 | ◎14 | 基于MultiUNet++的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 张峥嵘 |
14:10-14:25 | ◎15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DAS测井数据耦合噪音压制 | 徐静霞 |
14:25-14:40 | ◎16 | 基于聚类分析的深海船载声纳数据中绕射波弱信号提取方法 | 陈鹏程 |
14:40-14:55 | ◎17 | 基于异构计算的九分量噪声互相关函数改进算法 | 王景熙 |
14:55-15:10 | ◎18 | 基于机器学习的远震记录降噪技术及其在短周期密集台阵接收函数高精度成像中的应用 | 冯铭业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9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单台站震级估计 | 王治国 |
15:45-16:00 | 20 | 基于深度学习的犹他州天然地震和爆破事件识别 | 田 宵 |
16:00-16:15 | 21 | 基于时序卷积的海南电离层测高仪监测频高图预测模型 | 王 铮 |
16:15-16:30 | ◎22 | 2008-2022年川滇地区地震目录数据的缺失与补充 | 魏梦怡 |
16:30-16:45 | 23 | 人工标注的震相到时一致性检查及误差评价 | 张 龙 |
16:45-17:00 | ◎24 | 青藏高原东北缘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重定位研究 | 任 超 |
第110专题 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1日 12:30-13:3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99 | 基于‘属性融合’深度学习的地震学和电磁学联合反演研究——以北美洛杉矶盆地为例 | 马骥骁 |
◎300 | 无需关联分析的地震事件快速检测与定位 | 王章钰 |
◎301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波多路径传播以及地震事件复杂性研究 | 谢谨谦 |
*302 | 基于语音分离技术的套管井超声脉冲回波中地层反射波分离方法 | 杨耿骁 |
◎303 | 基于半监督域适应的测井岩相预测方法研究 | 王继晨 |
◎304 | 基于扩散概率去噪模型的格林函数库的储存 | 许午川 |
◎305 | 超声成像测井中图像压缩技术研究:非对称卷积自动编码器 | 李志鹏 |
◎306 | 储层迂曲度预测:多孔介质随机生成与机器学习的耦合 | 邹晓晶 |
*307 | 基于半监督Transformer的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景一凡 |
◎308 |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磁偶极子源电磁场正演模拟 | 武圣哲 |
◎309 | 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融合深度聚类的行星变化检测方法 | 贾玉童 |
*310 | 基于密集台阵的安宁河-大凉山断裂带微震活动及断层滑移行为 | 冯 甜 |
◎311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在城市水体提取中的研究与应用 | 王婷婷 |
◎312 | 基于ResNet与迁移学习的智能薄片岩性识别方法 | 张博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