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12专题 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 |
(召集人:泽仁志玛 申旭辉 张学民 史建魁 刘文龙 张效信)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3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5C) |
主持人:泽仁志玛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Solar 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Research on Field-Aligned Electrons (FAEs) in polar Space | 史建魁 |
08:55-09:10 | *2 | 卫星大数据地震异常智能识别与预测应用 | 熊 攀 |
09:10-09:25 | 3 |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在轨服务情况 | 黄建平 |
09:25-09:40 | 4 | Latitudinal-dependent propagation properties of lightning generated whistler | 丁香玲 |
09:40-09:55 | 5 | 卫星磁力异常数据等效源法处理的适用条件研究 | 桂江送 |
09:55-10:10 | ◎6 | 中国区域电离层梯度指数(GIX)建模及分析 | 傅志豪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的关键技术及进展 | 张立华 |
10:45-11:00 | *8 | 卫星重力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 罗志才 |
11:00-11:15 | 9 | 重力卫星观测的震后重力变化揭示地球的黏度 | 周 新 |
11:15-11:30 | ◎10 | GRACE-Follow On 加速度计1A数据处理 | 王 康 |
11:30-11:45 | ◎11 | 基于动力学模态分解的主磁场时空变化分析 | 许钜源 |
11:45-12:00 | ◎12 | 基于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青藏高原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 | 刘定美 |
第12专题 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76 | 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在轨情况及主要的科学成果 | 泽仁志玛 申旭辉 |
77 | 张衡一号卫星电离层等离子体扰动观测研究 | 刘大鹏 |
78 | 张衡一号卫星全球低频电磁频谱背景观测研究 | 王 桥 |
◎79 | GRACE_FO星相仪噪声分析和优化组合姿态方法 | 潘旭东 |
80 | Statistical Study on Plasma Velocities in Bottom-side Ionosphere Over Low Latitude Hainan Station: Digisonde Measurement | 王国军 |
81 | 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后气温分层变化分析 | 卢 显 |
82 | 地震电离层监测试验网斜测数据应用研究 | 娄文宇 |
◎83 | 基于改进图像信息方法的地震电离层异常信息提取 | 田唯熙 |
◎84 | 基于等效偶极源的火星壳磁场建模 | 唐湘飞 |
◎85 | 澳大利亚及邻区的高分辨率岩石圈磁场模型 | 张 攀 |
86 | 地震活动期间ZH-1电离层掩星数据异常研究 | 许 嵩 |
◎87 | 基于张衡一号卫星磁场数据极化比方法在东北亚地区的震例研究 | 杨牧萍 |
◎88 | 基于张衡一号高能粒子数据的强震前空间高能粒子扰动统计研究 | 王 璐 |
◎89 | 卫星轨道高度对CHAMP卫星感应磁场数据影响研究 | 王应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