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
(召集人:汤 毅 胡天跃 彭丰林 周年庆 席继楼)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20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1C) |
主持人:汤毅 张怀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人工智能地震监测预测进展与思考 | 周连庆 |
08:55-09:10 | 2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广东地区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判别研究 | 曾晓燕 |
09:10-09:25 | ◎3 | 基于深度学习的叠前地震数据层间多次波压制 | 刘继伟 |
09:25-09:40 | ◎4 | 基于Transformer与CNN的短时被动源地震数据高精度重构 | 马丽芸 |
09:40-09:55 | ◎5 | 基于深度学习微震检测的溪洛渡水库区三维速度成像研究 | 李子怡 |
09:55-10:10 | ◎6 | 基于深度学习地震检测的2022年门源Ms6.9地震序列活动性研究 | 高 雅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地震监测信息系统现状与发展 | 王方建 |
10:45-11:00 | 8 |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时间域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 余 炜 |
11:00-11:15 | ◎9 | 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震源参数估计 | 林学楷 |
11:15-11:30 | ◎10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重力异常的盆地基底边界反演 | 张 宇 |
11:30-11:45 | ◎11 | 基于频率原则的全波形反演初始模型构建 | 杜 博 |
11:45-12:00 | ◎12 | 全卷积神经网络在井下微震定位中的应用 | 贺志霞 |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
(召集人:汤 毅 胡天跃 彭丰林 周年庆 席继楼)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20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1C) |
主持人:王方建 周连庆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服务性能 | 孙汉荣 |
08:55-09:10 | 2 |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速度谱自动拾取算法研究 | 朱四新 |
09:10-09:25 | ◎3 | 基于CIFLog平台智能模块开发 | 王文凯 |
09:25-09:40 | ◎4 | 基于强化学习的障碍区激发点智能偏移技术 | 王 岩 |
09:40-09:55 | ◎5 | 基于U-net网络的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研究 | 卜凯旭 |
09:55-10:10 | ◎6 | 基于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地震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 路昌胜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3D-MAE:迈向地震勘探大模型革命的关键一步 | 李克文 |
10:45-11:00 | 8 | A deep learning-based parametric inversion for improved Tunnel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 Lu Gan(甘露) |
11:00-11:15 | ◎9 |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正演的深度学习波阻抗预测 | 赵昭阳 |
11:15-11:30 | ◎10 | 基于深度学习的Marchenko成像中聚焦函数的校正方法 | 曾靖雯 |
11:30-11:45 | ◎11 | 基于小波变换的模糊聚类到时拾取 | 林婷婷 |
11:45-12:00 | ◎12 | 基于深度学习的掘进源面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 | 郭诗雨 |
主持人:孙汉荣 李克文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45 | 13 | 基于SSD的高密度电法反演数据的智能解译方法技术研究 | 师学明 |
13:45-14:00 | 14 | 浅层高分辨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 | 淳少恒 |
14:00-14:15 | ◎15 | 基于航磁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识别超基性岩 | 刘福香 |
14:15-14:30 | ◎16 | 基于有监督深度学习的DAS-VSP耦合噪声压制 | 程朝辉 |
14:30-14:45 | ◎17 | 基于深度学习的各向同性逆时偏移成像结果改进 | 孙 懿 |
14:45-15:00 | ◎18 | 超深层不同裂缝及充填流体的阵列声波测井数值模拟响应特征研究 | 赵珮瑞 |
15:00-15:15 | | 休 息 | |
15:15-15:30 | 19 | 基于对抗噪音生成的半监督地震相干噪音压制方法 | 敖亦乐 |
15:30-15:44 | 20 | 随钻方位密度成像深度学习超分辨率处理 | 敖亦乐 |
15:45-16:00 | ◎21 | 迁移群体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以多波地震含气性分布预测为例 | 杨久强 |
16:00-16:15 | ◎22 | 基于生成式神经网络合成指定特征的近真实地震波形 | 陈国艺 |
16:15-16:30 | ◎23 | 高分辨率Radon变换的自监督学习反演方法 | 张 程 |
16:30-16:45 | ◎24 | 隐式空间上的地震数据低频延拓学习 | 贾安琪 |
16:45-17:00 | ◎25 | ResU-Net++重力增强反演技术在巴伦支海Nordkap盆地盐丘预测中的应用 | 鲜明浩 |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8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1 | 玛多Ms7.4地震前后地电场变化信息处理及趋势性变化特征研究 | 席继楼 |
22 |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检测技术研究 | 邢丽莉 |
23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的速度谱自动拾取 | 顾 元 |
24 | 基于DCNN的地震速度谱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 袁双齐 |
◎25 | 一种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断层数据集样本增广方法 | 赵 硕 |
◎26 |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采集数据直接分离 | 赵炳辉 |
◎27 | 基于深度图像先验方法的地震数据去噪 | 刘 宇 |
◎28 | 基于部分卷积的地震数据连续缺失重建 | 王金刚 |
◎29 | 基于去噪自编码器的地震噪声压制方法 | 郭明宇 |
◎30 | 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的不规则采样地震数据插值方法 | 刘俊博 |
◎31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U形网络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 | 徐佳琳 |
第14专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9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6 | 采用凸集投影正则化约束的无监督学习方法解决勘探地震数据插值问题 | 王 函 |
◎27 | 同时输入地震数据与台站坐标的机器学习地震定位方法 | 王 康 |
◎28 | 应用合成地震记录训练深度学习网络 | 尹朋博 |
◎29 |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在层位追踪中的应用 | 张旗旗 |
30 | 基于S变换和CNN的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分类识别 | 徐玉聪 |
◎31 | 基于深度学习的位场数据融合研究 | 李玮辰 |
◎32 | 基于Transformer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定位 | 封 强 |
◎33 | 基于车辆振动信号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车道分类 | 张功文 |
◎34 | 基于神经网络迭代学习策略的地震电磁联合反演 | 王永浩 |
◎35 | 时序神经网络和物理模型双驱动低频地震资料预测 | 陈壹郎 |
◎36 | 基于自编码神经网络的地震相聚类方法研究 | 邵奇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