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27专题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
(召集人:詹仕凡 刘 洋 邓志文 常锁亮)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18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1A) |
主持人:詹仕凡 邓志文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45 | 1 | 富油凹陷高阳西地区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 张学银 |
08:45-09:10 | *2 | 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 王大兴 |
09:10-09:35 | *3 | 北疆海相泥盆-石炭系地震成像采集攻关试验及认识 | 夏建军 |
09:35-09:50 | ◎4 | 降低谐波干扰的扫描信号设计及测试分析 | 李红远 |
09:50-10:05 | 5 | 常规可控震源低频激发技术 | 魏 铁 |
10:05-10:20 | | 休 息 | |
10:20-10:35 | 6 | 针对复杂介质的地震散射波采集技术 | 东 安 |
10:35-11:00 | *7 | 横波震源一次激发横波处理方法 | 岳媛媛 |
11:00-11:15 | 8 | 三维TI介质快速扫描走时计算方法研究 | 黄光南 |
11:15-11:30 | 9 | 基于分数阶Zener模型的频率依赖Q效应数值模拟 | 张亚兵 |
11:30-11:45 | ◎10 | 基于UNet的地震初至智能拾取 | 马江涛 |
11:45-12:00 | 11 | 基于物理约束的最优面自动拾取速度分析 | 薛智文 |
主持人:刘洋 常锁亮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45 | 12 | 一种保持高密度宽方位特征信息的噪声压制方法 | 熊定钰 |
13:45-14:10 | *13 | 随机梯度采样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 杨积忠 |
14:10-14:25 | ◎14 | 基于混合损失函数U-Net网络的地震资料高低频预测 | 席念旭 |
14:25-14:40 | 15 | 吉林油田VSP资料重新处理解释及其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场中的应用 | 王立贤 |
14:40-14:55 | 16 | 光纤井地联采VSP提高地震分辨率处理技术在华北油田内蒙探区的应用 | 黄建华 |
14:55-15:10 | 17 |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非平稳地震稀疏反演方法 | 常健强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35 | ◎18 | 基于零延迟互相关目标函数的纵波、转换波联合反演 | 董子龙 |
15:35-16:00 | *19 | 基于张量火车分解的五维地震数据重建 | 张 宓 |
16:00-16:15 | ◎20 | HTI型薄煤层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澹台明君 |
16:15-16:30 | ◎21 | 垂直裂隙薄煤层裂隙密度与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的关系研究 | 崔思宇 |
16:30-16:45 | 22 | 多任务驱动的走滑断裂破碎带构造体预测 | 李相文 |
16:45-17:00 | 23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反演在煤层气储层预测的应用 | 赵佳瑜 |
第27专题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
(召集人:詹仕凡 刘 洋 邓志文 常锁亮)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8会议室(会议中心五层501A) |
主持人:夏建军 陶春峰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45 | 1 | 基于SOM的多属性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 熊 伟 |
08:45-09:10 | *2 | 知识嵌入在地震智能解释中的应用及探索 | 郭 锐 |
09:10-09:25 | 3 | 基于专家经验的AI断层预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 陶春峰 |
09:25-09:40 | 4 | 深度域地震岩性解释技术:两个应用实例 | 马跃华 |
09:40-09:55 | 5 | 川中地区雷三2亚段潟湖相泥灰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 | 张 豪 |
09:55-10:10 | 6 | 黄土山地致密油气三维立体勘探技术进展 | 杜中东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35 | 7 | 克拉苏西部超深层油气勘探技术及应用成效 | 王云超 |
10:35-11:00 | *8 | 煤矿井下全空间矢量激发矢量接收的地震探测技术与装备 | 王 勃 |
11:00-11:25 | *9 | 煤层气储层外源水越流补给地震地质一体化表征 | 张 生 |
11:25-11:40 | 10 | 重力-井震联合剥层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深层石炭系勘探中的应用 | 张 生 |
11:40-11:55 | 11 | 地表游离烃、时频电磁与地震油气目标立体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 | 索孝东 |
第27专题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9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37 | 波动方程数值求解中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 | 刘 洋 |
◎38 | 超越常规库朗数稳定极限的TTI介质弹性波有限差分模拟 | 许静怡 |
39 | 可控震源高效混叠采集技术及应用 | 祝 杨 |
40 | 可控震源相关处理信号的探讨 | 王 懂 |
41 | 塔里木盆地库北低信噪比区检波方式优选 | 何 伟 |
42 | 基于检波器埋置不同倾斜度采集效果分析 | 王振宇 |
43 |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 王彦铎 |
44 | 库车秋里塔格复杂构造带三维观测系统优化研究 | 陈飞旭 |
45 | 西部双复杂区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 | 王海立 |
46 | 二连盆地铀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 孙 毅 |
47 | 多方法联合深度域速度建模技术在辽河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 孙晶波 |
48 | 阜康断裂带东段静校正方法联合应用实例 | 舒显强 |
第27专题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23 | AI初至拾取技术在高效混采项目中的应用 | 刘 阳 |
◎124 | 基于任务感知的DAS地震数据噪声压制 | 梁 超 |
125 | 四维去噪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高效应用 | 胡 欣 |
126 | 基于GRT偏移的DAS-VSP成像研究及其在时移成像监测中的应用探索 | 李武群 |
127 | 德令哈坳陷深部油气宽线地震探测数据处理技术 | 柴铭涛 |
128 | 辽河交力格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郭 平 |
129 | 基于VTI介质的弹性参数智能地震反演方法 | 孙宇航 |
◎130 | 基于PNN 算法在煤田岩性判识应用研究 | 寇培鑫 |
131 | 基于孔隙度分析的断裂连通路径识别方法 | 赵 军 |
132 | VSP测井信息约束建模技术在超深层碳酸盐岩地区的应用 | 纪国森 |
133 | 川东地区复杂高陡构造成像技术研究 | 刘 宁 |
◎134 | 构造煤的地震可识别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王唯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