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47专题 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 |
(召集人:王一博 张海江 常 旭 桂志先 梁春涛)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7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1C) |
主持人:梁春涛 李俊伦 李磊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面向微地震实时监测需求的分布式智能地震仪 | 薛清峰 |
08:55-09:10 | 2 | 复杂介质情况下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微振动响应特征 | 姚 艺 |
09:10-09:25 | ◎3 | 矿山采动过程中震动信号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 戴 锐 |
09:25-09:40 | ◎4 |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识别及到时拾取 | 李 帅 |
09:40-09:55 | ◎5 | 基于MS-PickingNet的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 | 王向雨 |
09:55-10:10 | ◎6 | 神经网络模型震相到时拾取性能对比及其在川南地区的应用 | 王智生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微震源机制研究 | 武绍江 |
10:45-11:00 | ◎8 | 基于人工智能到时拾取的威远页岩气田高精度地震目录构建 | 胡虞锴 |
11:00-11:15 | 9 | 利用深度学习与模板匹配技术研究2022年6月马尔康震群活动特征 | 左可桢 |
11:15-11:30 | 10 | 基于多震源模型的水力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研究 | 李 晗 |
11:30-11:45 | 11 | 基于全矩张量源的位置和震源机制联合扫描研究 | 赖浩宇 |
11:45-12:00 | ◎12 | 6C平动与旋转地震观测及其地震学应用研究 | 卢宏斌 |
第47专题 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 |
(召集人:王一博 张海江 常 旭 桂志先 梁春涛)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7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1C) |
主持人:王一博 桂志先 张达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基于地震综合成像研究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开发区诱发地震机制 | 张海江 |
08:55-09:10 | ◎2 | 长期蒸汽注入激活里德尔剪切揭示地震诱发机制——以西北某稠油油田为例 | 徐 睿 |
09:10-09:25 | 3 | 青海共和干热岩开发微地震监测与储层改造评价 | 张 浩 |
09:25-09:40 | ◎4 | 苏北盆地工业活动诱发地震物理机制的研究 | 王亚卓 |
09:40-09:55 | 5 | 2019长宁 Ms6.0地震区浅部精细速度结构及盐井矿注水诱发地震研究 | 王冲鹏 |
09:55-10:10 | ◎6 | 多平台水力压裂诱发的2023年兴文M4.9地震序列时空演化 | 杨 文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微震P波初动极性自动检测与震源机制反演:以漾濞地震为例 | 房立华 |
10:45-11:00 | ◎8 | 龙门山断裂带密集台阵地震定位及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 杨少博 |
11:00-11:15 | 9 | 四川长宁地区地震分布与速度结构的关系探讨 | 邓 菲 |
11:15-11:30 | ◎10 | 鲜水河断裂磨西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 王旭照 |
11:30-11:45 | ◎11 | 长宁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不同发震模式--基于密集阵微震精细定位 | 徐 健 |
11:45-12:00 | ◎12 | 四川宜宾长宁地区地壳浅层P波速度结构及地震重定位研究 | 李 昱 |
主持人:张海江 常旭 张浩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震源扫描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 梁春涛 |
13:55-14:10 | ◎14 | 川南威远地区地震震源机制研究 | 赵凯旋 |
14:10-14:25 | 15 |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压裂缝网扩展影响因素研究 | 刘腾蛟 |
14:25-14:40 | ◎16 | 基于地面微地震衰减成像的煤层气水力压裂效果评价研究 | 王嘉晨 |
14:40-14:55 | 17 | 基于微震成像的水力压裂裂缝网络几何参数统计描述 | 林 鹤 |
14:55-15:10 | 18 | 井中微地震监测事件方位角估计与不确定性分析 | 喻志超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9 | 边云协同的微震监测系统 | 张 达 |
15:45-16:00 | ◎20 | 基于波动方程约束的数据驱动微地震速度反演 | 曾小宝 |
16:00-16:15 | 21 | 基于井下分布式光纤射孔数据的速度模型校正 | 郑忆康 |
16:15-16:30 | ◎22 | 基于震级层次分布的声发射时空聚类方法研究 | 杨森森 |
16:30-16:45 | 23 | 自适应字典超声波成像在岩石破裂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 朱 维 |
16:45-17:00 | 24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光纤数据去噪方法研究 | 邵 婕 |
第47专题 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8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98 | 分布式光纤地震成像与反演 | 王一博 |
◎99 | 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地面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 杨济榕 |
100 | 流动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研究 | 余洋洋 |
◎101 |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面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 甘兆龙 |
◎102 | 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泸县Ms6.0地震余震重定位与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 赵景华 |
103 | 基于互信息算法的地震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 裴玮来 |
104 | 川南荣县—威远—资中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 | 江宁波 |
105 | 威远页岩气场水力压裂期间微地震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研究 | 陈欣星 |
◎106 | 基于程函方程结合球面波近似算法和MSFM算法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 陈信宇 |
107 | 微地震在徐家围子沙河子组致密气藏开发压裂的应用---以P5井为例 | 陈俊华 |
◎108 | 宽频动圈式速度型微地震检波器的有限元仿真优化 | 杨泽升 |
◎109 | 分布式光纤微地震震源位置和速度参数联合反演 | 王 冲 |
◎110 | 盐穴储气库建模及微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 范 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