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68专题 华南不同时代地体的识别、特征和汇聚 |
(召集人:林寿发 尹常青 邢光福 赵军红 王孝磊)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17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10) |
主持人:林寿发 尹常青 邢光福 赵军红 王孝磊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 | 赵军红 |
08:55-09:10 | 2 | 华夏板块内部ca. 520 Ma洋脊型蛇绿岩的厘定:对华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启示 | 李龙明 |
09:10-09:25 | 3 | Pan-African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Indosinian overprinting in the Yunkai orogen, South China | Chao Li(李超) |
09:25-09:50 | *4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Cathaysia and West Cathaysia terran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Paleozoic Wuyi-Yunkai orogeny, South China | 林寿发 |
09:50-10:05 | 5 | 肥东杂岩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对扬子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启示 | 陈守文 |
10:05-10:20 | ◎6 | 扬子陆块西南缘中-新元古代铁镁质岩浆作用指示构造体制转换:从大陆裂谷到洋陆俯冲 | 陈风霖 |
10:20-10:30 | | 休 息 | |
10:30-10:55 | *7 | 华南新元古代多地体汇聚的边界与资源效应 | 王孝磊 |
10:55-11:20 | *8 |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of South China: Their separate positions in Gondwana until early Paleozoic juxtaposition | 王丽君 |
11:20-11:35 | ◎9 | 华南新元古代雪峰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来自构造变形和地质年代学的证据 | 刘 佳 |
11:35-11:50 | 10 | 皖南伏川蛇绿岩中的基性-酸性岩浆活动的成因及意义 | 王 伟 |
11:50-12:05 | 11 | 华南梵净山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来自碎屑岩、玄武岩、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证据 | 张嘉玮 |
13:30-13:55 | *12 | 扬子西北缘新元古代俯冲增生造山过程 | 董云鹏 |
13:55-14:10 | 13 | 扬子陆块西南缘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孙 力 |
14:10-14:25 | 14 | 扬子西南缘晚中元古代沉积物源示踪及超大陆重建意义 | 崔晓庄 |
14:25-14:40 | 15 | 钟祥杂岩及其对扬子地块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壳演化的制约 | 王 开 |
14:40-14:55 | 16 | 活动大陆边缘高Sr/Y岩石成因:石榴石 VS 角闪石效应 | 李奇维 |
14:55-15:20 | *17 | 华南白垩纪岩石圈长距离伸展的深部过程及地表响应 | 李建华 |
15:20-15:35 | ◎18 | 川东湘西中生代前陆褶冲过程 | 杨 俊 |
第68专题 华南不同时代地体的识别、特征和汇聚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1日 12:30-13:3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43 | 陈蔡杂岩长英质麻粒岩变质P-T-t演化及其对华南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启示 | 尹常青 |
244 | 西大别造山带电性特征及其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深部结构的约束 | 刘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