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69专题 汇聚板块边缘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 |
(召集人:郑永飞 赵子福 陈仁旭 陈伊翔 戴立群)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29会议室(展览中心二层珠海厅1号厅) |
主持人:赵子福 陈仁旭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俯冲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磷灰石组成和成因 | 陈仁旭 |
08:55-09:10 | ◎2 | Iron mobility in subduction zone fluids at forearc depth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redox heterogeneity | 李雪丽 |
09:10-09:25 | ◎3 | 俯冲洋壳变质过程中卤素活动行为:来自西南天山变基性岩的制约 | 潘正华 |
09:25-09:40 | 4 | 石榴石结构羟基红外吸收系数的新的矫正方法 | 朱 琳 |
09:40-10:05 | *5 | 电气石组成示踪汇聚板块边缘蛇纹岩流体活动 | 陈伊翔 |
10:05-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6 | 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地体的重复俯冲和超快速折返冷却:以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造山带为例 | 刘鹏雷 |
10:45-11:10 | *7 | 蛇纹石化时新型羟基氯化物库利津矿的形成及意义 | 张 龙 |
11:10-11:25 | ◎8 | 智利北部俯冲带地震成像 | 陈紫昕 |
11:25-11:40 | 9 | 智利中部俯冲带高分辨率速度模型、重定位地震与板片耦合之间的关系 | 高 磊 |
11:40-11:55 | ◎10 | Magnesium isotope constraints on the role of recycled carbonate-bearing sedim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ultrapotassic rocks from northern Turkey | 陈 钰 |
主持人:陈伊翔 戴立群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1 | 柴北缘造山带不均一的岩石圈地幔:同折返和碰撞后镁铁质岩浆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 孙国超 |
13:55-14:10 | ◎12 | 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镁铁质火成岩:记录古特提斯洋俯冲引起的造山带地幔长期演化 | 胡邺丹 |
14:10-14:25 | 13 | 西太平洋俯冲带岛弧岩浆Mg同位素组成的跨弧和弧间变化:对俯冲带蛇纹岩衍生成分再循环的意义 | 张 伟 |
14:25-14:40 | ◎14 | 镁铁质岩浆岩Mo-Mg同位素揭示蛇纹岩对弧岩浆作用的贡献 | 杨清臣 |
14:40-15:05 | *15 | 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形式:来自西北天山晚古生代镁铁质火成岩的制约 | 马利涛 |
15:05-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6 | 深时风化作用强度的变化:来自碎屑锆石的制约 | 李振新 |
15:45-16:00 | ◎17 | 部分熔融过程中的Zr 同位素分馏 | 朱二林 |
16:00-16:15 | 18 | 深俯冲陆壳高压-超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的Fe同位素分馏行为 | 周 琨 |
16:15-16:30 | ◎19 | 大洋俯冲带蛇纹岩变质脱水过程中的Cr同位素分馏 | 熊家伟 |
16:30-16:55 | *20 | 华南陆块北缘新元古代大陆裂谷双峰式岩浆产物的高温低压变质作用 | 贺 强 |
第69专题 汇聚板块边缘结构和过程及其产物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98 | 古特提斯俯冲带不同俯冲阶段地壳物质再循环 | 戴立群 |
199 | 洋脊运移到大陆边缘导致蛇绿岩快速就位和俯冲再起始 | 孙宝璐 |
◎200 | 基于FMTT方法揭示桐柏-大别造山带下的扬子板块岩石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李宗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