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 志 包雪阳 薛雅娟)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5B) |
主持人:薛雅娟 包雪阳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45 | ◎1 | 考虑背景各向异性和倾斜裂缝的储层岩石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特征规律研究 | 李林鑫 |
08:45-09:00 | ◎2 | 基于时间分数阶粘声波方程的粘声单程波傅里叶有限差分延拓算子 | 代中奎 |
09:00-09:15 | 3 | Q偏移技术在OBN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 丁在宇 |
09:15-09:35 | *4 | 绕射体成像的低秩近似方法 | 陈 伟 |
09:35-09:50 | ◎5 | 基于FJ滤波的浅地表面波Q值估计 | 杨 博 |
09:50-10:10 | *◎6 | 基于随机过程改进的远震体波衰减计算方法研究 | 刘翰林 |
10:10-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裴顺平 王志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0 | *7 | 粘弹性VTI介质面波频散与衰减的正演和分析 | 袁士川 |
10:40-10:55 | ◎8 | 同步样条核Chirplet挤压变换及其在致密砂岩含气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 张 璞 |
10:55-11:15 | *9 | 量子域地震Q估计方法 | 薛雅娟 |
| | 张贴报告简介 | |
11:15-11:18 | ◎1 | 川滇块体衰减Q值和岩石圈流变结构研究 | 杨 漂 |
11:18-11:21 | ◎2 | 青藏高原东北缘尾波Q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 梁钊城 |
11:21-11:24 | 3 | 临河盆地中部地区地震动高频衰减参数kappa值的研究 | 包金哲 |
11:24-11:27 | 4 | 粘弹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辽河高北-牛心坨地区的研究与应用 | 卢 志 |
11:27-11:30 | ◎5 | 台湾岛及周边地区地壳Lg波衰减模型构建及其在震源参数计算中的应用 | 景艺谣 |
11:30-11:33 | ◎6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双震及余震序列Lg波应力降估计 | 朱威谋 |
11:33-11:36 | ◎7 | 基于W变换和高低频对数谱面积差法估计Q值 | 朱 杰 |
11:36-11:39 | 8 | 一种基于GeoEast处理系统的反向噪声压制方法 | 刘志刚 |
11:39-11:42 | ◎9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 李 超 |
11:42-11:45 | *10 | 2023年2月22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的地震学观测 | 赵连锋 |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 志 包雪阳 薛雅娟)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12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5B) |
主持人:田小波 王志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45 | 1 | 中国区域地壳Lg波衰减模型(ChinaLgQ)研究 | 何 熹 |
08:45-09:00 | ◎2 | 青藏高原东北缘宽频带高分辨率Lg波衰减模型 | 李若婕 |
09:00-09:15 | ◎3 | 青藏高原东缘S波尾波固有衰减与散射衰减 | 李 田 |
09:15-09:35 | *4 |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中段高分辨率3-D衰减成像:孕震机制的新认识 | 段梦乔 |
09:35-09:55 | *5 | 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区陡变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 郝金来 |
09:55-10:15 | *6 | 2022年9月5日泸定Ms6.8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几何结构特征 | 易桂喜 |
10:15-10:25 | | 休 息 | |
主持人:盖增喜 裴顺平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5-10:45 | *7 | 利用深度学习和波形模拟技术揭示2022年四川泸定M6.8地震序列精细发震断层结构和复杂破裂过程特征 | 赵 旭 |
10:45-11:00 | ◎8 | 四川荣县页岩气开采区地震活动性变化研究 | 路 通 |
11:00-11:15 | ◎9 | 基于波形匹配法的喜马拉雅一期台站远震体波衰减测量 | 范清萍 |
11:15-11:30 | 10 |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黑岱沟煤矿爆破的地震学观测 | 郝美仙 |
11:30-11:45 | 11 | 辽河坳陷深层高陡构造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技术研究 | 郭 平 |
11:45-12:00 | ◎12 | 上地幔Pn波强烈衰减对华南陆块岩石圈热结构与拆沉模式的约束 | 沈 琳 |
主持人:赵翠萍 包雪阳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0 | *13 | 海山俯冲和流体作用对日本东北俯冲带板块耦合及俯冲型大地震的影响 | 王 志 |
13:50-14:10 | *14 | 班达岛弧P 波衰减研究 | 盖增喜 |
14:10-14:30 | *15 | 岩浆湖超长周期晃动信号在约束 2018 年夏威夷 Kilauea 火山喷发中岩浆粘度的应用 | 梁 超 |
14:30-14:45 | ◎16 | 加勒比海上地幔顶部Pn波Q值模型及动力学意义 | 尤宝珠 |
14:45-15:00 | ◎17 | 哥伦比亚及邻近区域地震Lg波Q值分布与地壳强度变化 | 刘 真 |
15:00-15:15 | ◎18 | 乌克兰地区地壳Lg波Q值模型及其构造意义 | 杨淞杰 |
15:15-15:25 | | 休 息 | |
主持人:赵连锋 薛雅娟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5:25-15:45 | *19 | 北溪管道爆炸地震学分析 | 徐恒垒 |
15:45-16:00 | ◎20 | 北极海冰探地雷达数据双频率剖面融合研究 | 钟立欣 |
16:00-16:20 | *21 | 瑞利面波衰减成像研究 | 包雪阳 |
16:20-16:35 | ◎22 | 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的面波衰减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 彭宏睿 |
16:35-16:55 | *23 | 高频Pdiff尾波的地幔散射特征 | 张 拓 |
16:55-17:10 | 24 | 能量谱二分法在VSP资料Q值估计中的应用 | 杨登锋 |
第7专题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8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 | 2023年2月22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的地震学观测 | 赵连锋 |
◎2 | 川滇块体衰减Q值和岩石圈流变结构研究 | 杨 漂 |
◎3 | 青藏高原东北缘尾波Q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 梁钊城 |
4 | 临河盆地中部地区地震动高频衰减参数kappa值的研究 | 包金哲 |
5 | 粘弹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辽河高北-牛心坨地区的研究与应用 | 卢 志 |
◎6 | 台湾岛及周边地区地壳Lg波衰减模型构建及其在震源参数计算中的应用 | 景艺谣 |
◎7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双震及余震序列Lg波应力降估计 | 朱威谋 |
◎8 | 基于W变换和高低频对数谱面积差法估计Q值 | 朱 杰 |
9 | 一种基于GeoEast处理系统的反向噪声压制方法 | 刘志刚 |
◎10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 李 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