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71专题 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 |
(召集人:郑建平 夏群科 汤艳杰 赵子福 黄小龙 郭 锋 张铭杰 陈立辉 刘传周 刘金高 马 强)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36会议室(展览中心二层珠海厅8号厅) |
主持人:郑建平 夏群科 郭锋 汤艳杰 张铭杰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大洋岩石圈地幔的“重生”:来自北冰洋Gakkel洋脊玄武岩的制约 | 杨 阳 |
08:55-09:10 | 2 | The redox state of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the onset of melting beneath mid-ocean ridges | 张方毅 |
09:10-09:25 | 3 | 橄榄石P-Al环带记录的洋中脊晶粥流动过程 | 杨 帆 |
09:25-09:40 | ◎4 | 下洋壳的岩浆演化过程:西南印度洋脊富橄榄石橄长岩的矿物学制约 | 黄晓函 |
09:40-09:55 | ◎5 | 利用Mo同位素示踪南海洋中脊玄武岩地幔源区中的再循环洋壳组分 | 蔡雨馨 |
09:55-10:10 | ◎6 | 机器学习矿物温压计制约岩石圈地幔温度 | 秦 奔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古太古代基性岩中OIB特征的W同位素组成对早期地幔不均一性形成、保存与破坏的启示 | 梅清风 |
10:45-11:00 | ◎8 |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岩石钨同位素研究 | 陈彤彤 |
11:00-11:15 | ◎9 | 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在地幔矿物间的分配系数 | 闫 钊 |
11:15-11:30 | 10 | 俯冲带壳幔物质循环差异性研究 | 于 洋 |
11:30-11:45 | 11 | 熔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来自藏南冈底斯岩基渐新世钾镁煌斑岩的证据 | 田怡红 |
11:45-12:00 | ◎12 | Paleoproterozoic (ca. 2.0 Ga) hornblendite in the Chengde Massify: Implication for the Plate Tectonic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 | 刘文美 |
主持人:黄小龙 赵子福 陈立辉 刘传周 刘金高 马强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西昆仑高镁熔岩的源区特征及其枝晶结构的成因研究 | 程志国 |
13:55-14:10 | 14 |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过程中钛同位素的分馏 | 朱圣柱 |
14:10-14:25 | ◎15 | 全岩和斑晶地球化学示踪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岩浆演化:以柯坪玄武岩为例 | 程 浩 |
14:25-14:40 | 16 | 贵州东部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侵位时代、构造意义与找矿方向 | 张嘉玮 |
14:40-14:55 | ◎17 |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浆底侵及对华南西南缘下地壳再造过程:云南马关基性麻粒岩捕虏体的证据 | 马 骁 |
14:55-15:10 | ◎18 | 增生型造山带的岩石圈地幔演化机制:来自兴蒙造山带西部微陆块的启示 | 刘宇晨 |
第71专题 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01 |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浆底侵及对华南西南缘下地壳再造过程:云南马关基性麻粒岩捕虏体的证据 | 马 骁 |
◎202 | 加利福尼亚湾瓜伊马斯盆地新生洋壳演化的地球化学制约 | 葛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