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85专题 特提斯-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 |
(召集人:朱弟成 王 青 马 林 马安林 高晓英 刘小池)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32会议室(展览中心二层珠海厅4号厅) |
主持人:朱弟成 王青 马安林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东冈瓦纳破裂早期剪切作用:来自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水成岩脉的记录 | 李祥辉 |
08:55-09:10 | 2 | 印度大陆北缘晚三叠世碎屑物源与沉积样式:全岩Nd同位素证据 | 王建刚 |
09:10-09:25 | ◎3 | 碎屑锆石揭示喜马拉雅深熔作用时间尺度 | 刘轩宇 |
09:25-09:40 | ◎4 | 拉萨地体南缘的印度大陆中上地壳部分熔融记录:以冈底斯西部阿伊拉日居岩浆作用为例 | 何少雄 |
09:40-10:05 | *5 | Earth’s tectonic modes | Peter A. Cawood |
10:05-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6 | 伊朗高原岩石圈结构与变形 | 陈 凌 |
10:45-11:00 | 7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构造解析 | 郭润华 |
11:00-11:15 | 8 | Oligocene orogen-parallel extension during Indian continental subduction in Tibet | 薛伟伟 |
11:15-11:30 | 9 |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渐新世-中新世沉积记录对雅江缝合带内磨拉石成因机制的指示 | 魏 震 |
11:30-11:45 | 10 | 冈底斯成矿带斯弄多铅锌银矿床构造背景与控矿特征 | 钟凌林 |
11:45-12:00 | 11 | 张贴报告简介 | |
主持人:高晓英 马林 刘小驰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2 | 太平洋中出现印度洋型洋壳的地球化学证据 | 李洪颜 |
13:55-14:20 | *13 | 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时期地壳再造过程中的流体行为:电气石硼同位素的视角 | 纪 敏 |
14:20-14:35 | ◎14 | 淡色花岗岩长石Sr-Pb同位素揭示喜马拉雅地壳不平衡熔融 | 巫凌放 |
14:35-14:50 | ◎15 | 大陆地壳分异过程中的稳定锶同位素分馏:来自喜马拉雅造山带错那地区混合岩的记录 | 涂 聪 |
14:50-15:05 | 16 | 西藏冈底斯带尼木地区中二叠世和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及对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过程的指示 | 严立龙 |
15:05-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7 | 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来自古生物地理的证据 | 张以春 |
15:45-16:10 | *18 | 特提斯洋划分与对比的新观点 | 但 卫 |
16:10-16:35 | *19 | 中特提斯洋裂解和打开的沉积学记录 | 范建军 |
16:35-16:50 | 20 | 中生代羌塘盆地古地理和构造演化 | 马安林 |
16:50-17:05 | 21 | 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启动及其机制初探 | 刘一鸣 |
17:05-17:30 | ◎22 | 青藏高原北羌塘石炭纪弧岩浆间歇期内的弧后扩张及其对西金乌兰古特提斯洋打开的启示 | 余志伟 |
第85专题 特提斯-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成矿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1日 12:30-13:3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68 | 喜马拉雅造山带富锂花岗伟晶岩形成机制 | 刘小驰 |
◎269 | 西藏那曲地区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李金勇 |
◎270 | 藏南萨嘎地区海沟盆地物源分析 | 孔思琪 |
◎271 | 康马穹窿构造变形与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对北喜马拉雅穹窿带成因机制的指示意义 | 李 震 |
◎272 | 藏南冈底斯中段晚中生代沉积岩物源特征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 王庆玲 |
◎273 | 藏南康马地区碎屑岩沉积记录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 | 田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