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
会议时间:10月18日 会议地点:第15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8) |
主持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张振东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地震波场传播与成像中的高效计算方法 | 刘红伟 |
08:55-09:10 | 2 | 声VTI介质高斯束逆散射偏移 | 石星辰 |
09:10-09:25 | 3 | 基于X-shaped滤波方法的频率域棱柱波逆时偏移 | 马 博 |
09:25-09:40 | ◎4 | 基于MNAD方法的声波方程逆时偏移 | 郭巧月 |
09:40-09:55 | ◎5 | 超深水区基准面延拓驱动的反射波形反演成像 | 王 璇 |
09:55-10:10 | ◎6 | VSP数据分数阶黏滞声波方程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 苏 敏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噪声和远震全波形反演探测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 | 王 凯 |
10:45-11:10 | *8 | 南极西部地区冰盖跨尺度主动源地震成像 | 张振东 |
11:10-11:25 | 9 |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其发震构造分析 | 张 珂 |
11:25-11:40 | 10 | 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中的体会及应对策略 | 张风雪 |
11:40-11:55 | ◎11 | 基于走时约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及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应用 | 范智旎 |
11:55-12:10 | ◎12 | Unveiling Complex Structures of the Los Angeles Basin through Adjoint-State Traveltime Tomography Using First P and S Traveltime Data | 王 丹 |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15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8) |
主持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张振东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Improve seismic imaging using adaptive merging migration | Lu Liu(刘璐) |
08:55-09:10 | 2 | 深水海底稀疏节点多分量地震数据弹性波成像方法 | 于鹏飞 |
09:10-09:25 | 3 | 各向异性VTI介质弹性波高斯束偏移成像方法 | 刘 强 |
09:25-09:40 | ◎4 | 基于薄板近似理论的粘弹性一阶超松弛迭代叠前偏移成像 | 孙华超 |
09:40-09:55 | ◎5 | 基于Hilbert变换的复合波场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研究 | 周校廷 |
09:55-10:10 | ◎6 | 最小二乘Marchenko成像方法 | 刘金达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各向异性波场的逆散射及其在地震成像中的应用 | 杨 凯 |
10:45-11:00 | ◎8 | 基于分数阶Laplacian波动方程的渐近局部有限差分方法及其地震波场模拟 | 张新敏 |
11:00-11:15 | ◎9 | 基于波场重建的虚拟源多尺度强散射介质速度建模 | 尚旭佳 |
11:15-11:30 | ◎10 | 求解波动方程的保辛算法及振幅补偿逆时偏移成像 | 张海霞 |
11:30-11:45 | ◎11 | 基于改进的EAL边界条件的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张平民 |
11:45-12:00 | 12 | 基于ADCIGs的矢量波速度层析反演方法研究 | 李红辉 |
13:30-13:55 | *13 | 基于快速Viterbi算法的岩相和物性参数联合反演 | 温 瑨 |
13:55-14:10 | 14 | 一种基于三维粘弹性模型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王 念 |
14:10-14:25 | 15 | Weighted Envelope Correlation-based Waveform Inversion Using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 宋 超 |
14:25-14:40 | ◎16 | 求解声波方程的多向近似有限差分方法 | 胥小川 |
14:40-14:55 | ◎17 | 基于NAD算子的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 | 杨晓婷 |
14:55-15:10 | ◎18 | 基于非平衡最优传输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 王良熔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9 | 渤海火成岩潜山压缩感知采集设计 | 黄小刚 |
15:45-16:00 | 20 | 速度场结构分析及其可靠性评价探索 | 李 峥 |
16:00-16:15 | ◎21 | 一种基于预条件广义逐次超松弛迭代法的格林函数计算方法 | 徐杨杨 |
16:15-16:30 | ◎22 | 基于各向异性标量泊松方程的伪亥姆霍兹分解方法 | 方鑫宇 |
16:30-16:45 | ◎23 | 超虚折射干涉法 | 白 卓 |
16:45-17:00 | ◎24 | 双程波方程波场深度延拓的倏逝波压制研究 | 魏俊廷 |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5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8) |
主持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张振东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45 | 1 | 基于高阶PML的地震波时域谱元算法研究 | 许家旗 |
08:45-09:00 | 2 | 一种改进的频率域声波25点有限差分格式 | 朱江贵 |
09:00-09:15 | ◎3 | 高铁震源合成数据的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初探 | 王 浩 |
09:15-09:30 | ◎4 | 基于高铁列车移动震源的地震波数值模拟 | 谭崔文 |
09:30-09:45 | ◎5 | 三维空间中高铁震源地震波正演模拟 | 潘新月 |
09:45-10:00 | ◎6 | 一种新型分数阶粘声波方程及波场数值模拟 | 冷文竹 |
10:00-10:10 | | 休 息 | |
10:10-10:25 | 7 | 各向同性介质频率域有限差分非均质多尺度弹性波模拟 | 蒋 伟 |
10:25-10:40 | 8 | 三维间断有限元固-液耦合介质P/S波解耦模拟 | 黄建东 |
10:40-10:55 | ◎9 | 三维起伏地表介质高阶SBP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模拟 | 张君秋 |
10:55-11:10 | ◎10 | 基于LWC-PINNs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文潞思 |
11:10-11:25 | ◎11 | 基于17点复合平均导数法的频率域高精度数值模拟 | 贺 陈 |
11:25-11:40 | ◎12 | 衰减TI介质中解耦近似的qP波和qSV波方程 | 黄 蓉 |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8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1 | 南极西部地区冰盖跨尺度主动源地震成像 | 张振东 |
12 | 广义Kirchhoff型偏移:理论与算法 | 孙建国 |
13 | 一种阈值约束的逆时偏移角道集提取方法 | 吕庆达 |
14 | 基于双程波方程走时的克希霍夫深度偏移 | 张健男 |
15 | 基于地震干涉法的非理想采集被动源地震数据包络反演 | 张 盼 |
16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裂缝散射波成像反演裂缝端点 | 严天凡 |
17 | 基于柏林噪声的海水建模以及对走时的影响 | 韩复兴 |
18 | 基于数值模拟研究兰州测震台记录到的台湾地区地震波震相特征 | 焦煜媛 |
19 |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在东濮凹陷的应用 | 曹 茸 |
20 | 表层速度对偏移成像影响研究 | 于宝华 |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9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1 | 基于井约束和地震层位的速度建模技术在普光探区的应用 | 窦安迪 |
12 | 基于Wiener滤波器目标函数的成像域波场层析 | 唐永杰 |
13 | 基于波场分离以及波场梯度对断裂带浅层结构成像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 张 佳 |
14 | 基于保辛扩展有限元方法研究裂缝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过程 | 蒙伟娟 |
◎15 |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模型和弹簧网络模型耦合的地震波场模拟研究 | 姜春涛 |
◎16 | 地壳浅部S波速度结构的多频接收函数两步反演法及其在中国东北盆-山构造区的应用 | 杨睿豪 |
◎17 |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伴随波场层析成像 | 郑凯月 |
◎18 | 利用Biot孔弹全波形反演求取水合物饱和度 | 王还伟 |
◎19 | 基于高阶有限差分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 | 胡 俊 |
◎20 | 起伏海底条件下的水陆双检数据声-弹耦合最小二乘偏移 | 李金丽 |
第9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0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48 | 基于Gmsh网格剖分的谱元法起伏地表正演模拟 | 曲 平 |
◎49 | 基于浸入边界法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 | 陈柯吉 |
◎50 | 基于谱元法的水平自由地表正演模拟 | 曲 平 |
◎51 | 自动波场梯度面波成像方法研究 | 曹飞煌 |
◎52 | High-Resolution Imaging of Fault Zone Structure Along the Surface Rupture Section of the Menyuan Ms6.9,2021 From Data Recorded by Linear Dense Array | 吴柏辰 |
◎53 | BFGS-HCG梯度优化法全波形反演在西部资料中的应用 | 徐夷鹏 |
◎54 | “黑三角”成因分析 | 卢顺康 |
◎55 | 地震全波形、重力和垂向重力梯度的联合反演方法 | 汤令鹏 |
◎56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岩石圈伴随层析成像研究 | 赵琰喆 |
◎57 | VTI各向异性波动方程旅行时反演研究 | 陈 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