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前标"*"号的报告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序号前标"◎"为学生报告
第92专题 基础沉积学研究进展 |
(召集人:胡修棉 侯明才 陈吉涛 杨江海 马 超 高 远 邱 振)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34会议室(展览中心二层珠海厅6号厅) |
主持人:侯明才 陈吉涛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白垩纪中国“东高”地貌格局及影响 | 张来明 |
08:55-09:10 | 2 | 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陆地古环境变化 | 伊 帆 |
09:10-09:25 | ◎3 | 华南晚白垩世风成砂揭示东亚季风 | 王旌羽 |
09:25-09:40 | 4 | 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自渐新世以来的沉积古环境及物源演化--来自LS33钻井的沉积记录 | 王 轲 |
09:40-09:55 | ◎5 | 利用原位微区白云岩定年技术限定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苏盖特布拉克组地层年龄 | 黄文吾 |
09:55-10:10 | 6 | 华南沿海潟湖近现代沉积高分辨率古风暴记录重建 | 冼汉标 |
10:10-10:20 | | 休 息 | |
主持人:杨江海 高远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0:20-10:45 | *7 | 阿拉伯-欧亚板块始新世前发生初始碰撞:来自伊朗扎格罗斯Amiran盆地的约束 | 孙高远 |
10:45-11:00 | ◎8 | 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绿豆岩”特征及意义 | 杨梦瑶 |
11:00-11:15 | 9 |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成因:来自沉积学的证据 | 唐 攀 |
11:15-11:30 | ◎10 | 碳酸盐岩风暴作用下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变化-来自川西中泥盆统金宝石组的研究 | 李庚沉 |
11:30-11:45 | ◎11 | 早侏罗世大别造山带现代水系格局的形成 | 邓 涛 |
11:45-12:00 | ◎12 | 上扬子板块西北缘伸展构造优势方向的转变:来自下-中二叠统的沉积记录 | 李明隆 |
主持人:马超 邱振 胡修棉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三氧同位素记录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高海拔的青藏高原 | 高 远 |
13:55-14:10 | ◎14 | 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沉积环境、物源及其地质意义 | 邓 莉 |
14:10-14:25 | ◎15 | 成冰纪斯图特冰期开始的冰盖动态演化研究 | 赵 坤 |
14:25-14:40 | ◎16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心区中二叠世非热液白云岩成因及意义 | 杨文杰 |
14:40-14:55 | ◎17 | 川中潼南茅口组黑色白云岩成因初探 | 唐宇欣 |
14:55-15:10 | | 专题讨论 | |
第92专题 基础沉积学研究进展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21日 12:30-13:3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284 | 面向知识和数据共享的大洋沉积物数据库建设 | 胡修棉 |
*285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风化碳汇效应:玄武岩粉末水-岩反应实验研究 | 杨江海 |
◎286 | 东营凹陷胜北地区混积页岩沉积特征及成岩演化 | 王露敏 |
◎287 | 孤北洼陷沙四段同沉积断裂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 余文静 |
◎288 | 鄂尔多斯盆地X区块砂体展布及储层特征研究 | 于明航 |
◎289 | 中沙碳酸盐台地及其周缘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与沉积动力环境 | 陈俊锦 |
290 | 洪浩尔舒特凹陷阿尔善组四段源汇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 宋 兵 |
291 | 差异古构造-物源供给背景下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库车坳陷白垩系亚格列木组为例 | 张知源 |
◎292 |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下寒武统沉积相、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相对海平面变化 | 何 卿 |
◎293 | 陆相湖盆多级缓坡地貌约束下的滩坝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和模式 | 胡 慧 |
◎294 | 沉积物微形态学及应用 | 吴金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