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原定于2025年7月31号截稿,从组委会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来看,希望能延迟截稿日期,经组委会商议之后,决定将投稿截止日期延至 2025年8月15号。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第十二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25),踊跃投稿。
附件:
1.带章PDF通知
第十二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25)”将于2025年10月18-22日在成都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细情况可登陆会议网站:http://www.cgu.org.cn。
一、发起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震学会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承办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协办单位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二、会议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按拼音排序)
主 任:朱日祥
副主任:陈晓非 底青云 侯增谦 毛景文 倪四道 王 赤 徐义刚 张培震 郑永飞
成 员:郭 建 黄清华 李小军 刘俊来 马胜利 王 强 王 涛 谢桂青 杨进辉 杨志明
张进江 张少华
2.学术委员会(按拼音排序)
主 任:侯增谦
副主任:陈晓非 底青云 毛景文 倪四道 王 赤 徐义刚 张培震 郑永飞 朱日祥
成 员:
安芷生 蔡晋安 曹代勇 曹晋滨 曹俊兴 柴育成 常 旭 陈 斌 陈 骏 陈 鸣 陈 颙
陈福坤 陈仁义 陈树民 陈小宏 陈衍景 陈永顺 陈毓川 陈运泰 程久龙 单新建 邓 军
邓 明 邓居智 丁 林 丁志峰 丁仲礼 董树文 董云鹏 窦贤康 段建华 范蔚茗 方 慧
方小敏 冯 宏 冯新斌 冯学尚 冯佐海 高 俊 高 锐 高建国 耿建华 龚健雅 郭 建
郭进义 郭正堂 韩宝福 郝 芳 郝天珧 何宏平 何继善 侯明才 侯泉林 胡见义 胡瑞忠
胡祥云 胡修棉 胡兆初 黄 方 黄清华 黄小龙 贾承造 蒋少涌 金 胜 金翔龙 金振民
金之钧 康国发 李 斐 李 丽 李 薇 李 貅 李德仁 李海兵 李建成 李建威 李锦轶
李三忠 李曙光 李术才 李廷栋 李文渊 李献华 李亚琦 李振春 李子颖 林 君 林 伟
刘 静 刘 良 刘 耘 刘池阳 刘丛强 刘代志 刘敦一 刘福来 刘怀山 刘嘉麒 刘俊来
刘培硕 刘少峰 刘少华 刘永江 刘勇胜 刘元生 刘志飞 柳建新 鲁安怀 栾锡武 罗 俊
罗清华 吕古贤 吕厚远 吕庆田 马昌前 马胜利 马永生 孟小红 莫宣学 牛耀龄 欧光习
欧阳自远 潘永信 庞忠和 彭平安 彭苏萍 漆家福 秦大河 曲寿利 任纪舜 任建国 任云生
石 颖 石耀霖 史建魁 舒良树 宋晓东 孙 敏 孙和平 孙继敏 孙卫东 孙文科 孙友宏
汤良杰 唐菊兴 唐晓明 滕吉文 田 钢 童思友 涂传诒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平 王 强
王 水 王 涛 王 焰 王成善 王椿镛 王登红 王二七 王国灿 王良书 王清晨 王汝成
王新明 王秀明 王绪本 王焰新 王一博 王有学 王岳军 王云鹏 王宗起 韦刚健 魏春景
魏奉思 魏久传 吴春明 吴福元 吴忠良 夏群科 夏江海 肖举乐 肖文交 谢桂青 谢树成
熊 彬 熊 熊 熊巨华 熊盛青 熊小林 徐 备 徐文耀 徐夕生 徐锡伟 徐学文 徐学义
徐长贵 许 成 许继峰 许绍燮 许文良 许志琴 薛国强 严良俊 杨 进 杨顶辉 杨进辉
杨经绥 杨勤勇 杨守业 杨树锋 杨文采 杨元喜 杨占东 杨振宇 姚玉鹏 姚振兴 叶大年
殷鸿福 印兴耀 于 晟 于志强 岳建华 曾令森 曾昭发 翟光明 翟明国 翟裕生 张 干
张 怀 张 玮 张国伟 张宏飞 张宏福 张进江 张立飞 张少华 张岳桥 张泽明 张占松
张招崇 赵 里 赵 越 赵邦六 赵殿栋 赵国春 赵国泽 赵文津 赵子福 郑建平 郑绵平
钟大赉 锺孫霖 周 琦 周美夫 周卫健 周泽兵 朱 光 朱弟成 朱建喜 朱祥坤
3.秘书组(按拼音排序)
秘 书 长:侯增谦(兼)
副秘书长:郭 建 黄清华 李小军 刘俊来 马胜利 倪四道 宋强功 王 强 王 涛 谢桂青
杨进辉 杨志明 张进江
4.会务组(按拼音排序)
组 长:郭 建
副组长:陈本池 程 彦 储日升 董世泰 冯德山 韩立波 何晓松 胡 敏 李 貅 李亚琦
薛国强 袁全社 张青杉 周坚鑫
成 员:董 静 顾 珧 倪一超 乔忠梅 闫纪红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 间:2025年10月18日-10月22日,10月18日报到。
地 点: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
地 址:成都市双流区成双大道南段1555号
四、会议日程安排
10月18日:会议报到;
10月19日:上午分会场专题报告,下午大会特邀报告;
10月20日-22日:分会场专题报告和有关专题活动。
五、《年刊》编委会(按拼音排序)
主 任:侯增谦(兼)
副主任:郭 建 黄清华 李小军 刘俊来 马胜利 倪四道 王 强 王 涛 谢桂青 杨进辉 杨志明 张进江
成 员:
敖松坚 蔡春芳 蔡红柱 曹俊兴 曹淑云 曾祥方 常 旭 陈 林 陈 意 陈桂华 陈宣华
成秋明 程纪星 程久龙 储日升 崔祥斌 代立东 单新建 董云鹏 方小敏 符力耘 付 松
高 原 高静怀 韩立国 何登发 何贤明 侯明才 胡祥云 黄 建 黄辅琼 黄建平 黄金水
纪伟强 简 伟 江国焰 江利明 琚宜文 雷建设 李 斐 李 静 李 丽 李 宁 李 貅
李建康 李景叶 李萌萌 李守定 李曙光 李振春 李振洪 李正祥 李忠海 刘 静 刘 洋
刘丽军 刘四新 刘勇胜 刘征宇 柳建新 卢绍平 芦 俊 栾锡武 吕庆田 马乐天 马灵涯
倪四道 倪宇东 欧光习 裴顺平 彭 澎 任政勇 孙道远 孙和平 孙文科 孙友宏 谭茂金
汤 毅 田小波 田云涛 王 墩 王 华 王 磊 王 涛 王 涛 王宝善 王宏斌 王剑波
王锦团 王荣生 王世民 王文龙 王小琼 王兴建 王秀明 王绪本 魏 斌 吴福元 吴义平
吴珍汉 吴中海 夏江海 夏开文 夏群科 肖晴侠 熊盛青 徐 星 徐 亚 徐义刚 杨 剑
杨 进 杨宏峰 杨进辉 杨磊磊 杨午阳 殷长春 殷宗军 印兴耀 于四伟 余春昊 袁道阳
岳 汉 泽仁志玛 张 力 张 伟 张宝林 张国强 张锦昌 张全浩 张振东 赵 盼 赵葵东
赵连锋 郑建平 郑永飞 周永章 朱伯靖 朱弟成 宗兆云 左银辉
第十二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25)”将于2025年召开。现将征集专题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细情况可登陆会议网站:http://www.cgu.org.cn。
一、年会基本原则
1.会议为联合学术年会,其宗旨是为地球科学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提供广泛交流及切磋的场所,并提供一个交流新思想、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的平台。
2.年会报告分为大会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两类。大会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学科取得的新进展,也可以是几个方面研究成果的综述;专题报告形式包括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
3.3-5位专家可以联合申请组织专题并担任召集人(一般第一召集人是专题联系人),各专题须安排适量邀请报告,但是召集人不得作为本专题特邀报告人。年会学术委员会秘书组将统筹安排学术年会的专题和其它学术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交叉的联合专题。原有专题请按照往年专题名称,在网站中确认;新设立专题请查阅往年专题,尽量不与往年专题重叠。
4.相关学术团体和个人在年会期间开展的活动(例如颁奖、专著推介等)将在联合学术年会期间的有关分会场、展厅举行。会议根据报告数量按比例推荐学生论文入选“优秀学生论文集”。
5.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便于参会人员在会议期间能够有计划地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报告的交流,论文报告的时间和地点将在《会议指南》中公布。
二、发起单位
第十一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24)”将于2024年10月19-23日在厦门召开。现将现场报到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报到时间:
10月19日 9:00-20:00,
10月20日-23日 7:30-18:00
开幕式时间:
10月20日:13:30-18:00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1厅
口头报告时间:
上午:8:30-12:00
下午: 13:30-17:00
地点:见各专题报告交流内容(9月底将发布在年会网站)
张贴报告时间:
10月20日-22日 17:00-18:00
10月23日 12:30-13:30
地点:会展中心三层张贴报告区
午餐时间:
12:00-13:30
用餐地点:会展中心一层C2展厅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厦门市会展路198号)C3 展馆C3L 大堂
| 专题名称 | 会议地点 |
| (2)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 第2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3) |
| (3)行星物理学 | 第3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5) |
| (5)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 第4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7) |
| (8)多次波地震勘探 | 第12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24) |
| (25)智能物探理论与实际应用 | 第21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1) |
| (26)极地地球物理 | 第16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5A) |
| (28)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 | 第21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1) |
| (32)油藏地球物理 | 第19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4) |
| (35)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 | 第8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12) |
| (36)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 | 第22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3) |
| (39)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地球物理学应用 | 第6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15) |
| (43)最小二乘偏移与全波形反演理论方法及应用 | 第13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26) |
| (54)诱发地震相关研究前沿、进展与挑战 | 第18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2) |
| (61)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 第20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6) |
| (62)孕震环境及地震成因 | 第11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22) |
| (64)全球变化大地测量与遥感 | 第15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3) |
| (67)地幔和地核: 深地动力系统及与浅部的相互作用 | 第17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5) |
| (68)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 | 第24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4) |
| (70)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 第23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2) |
| (73)下地幔的结构、性质与动力学效应 | 第34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17) |
| (75)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 | 第29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4) |
| (81)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 第27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0) |
| (90)中央造山系构造过程及其资源能源效应 | 第31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6) |
| (93)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第33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1) |
| (94)青藏高原东缘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7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4) |
| (98)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 | 第5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9) |
| (99)盆地动力学与能源 | 第28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2) |
| (103)洋陆构造转化 | 第32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23) |
| (106)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 第35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15) |
| (113)储层成岩演化与水岩作用 | 第25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14) |
| (118)非常规油气和矿产资源地质力学 | 第1会议室(会展中心二层201) |
| (121)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第26会议室(海峡大剧院三层316) |
| (124)青年地球物理论坛 | 第14会议室(会展中心三层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