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专题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和反演 |
(召集人:王一博 张海江 常 旭 桂志先 梁春涛)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24会议室(会展中心四层404) |
主持人:张海江 武绍江 谭玉阳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注水诱发地震对碳封存地震风险评估的启示:以加拿大西部盆地为例 | 俞红玉 |
08:55-09:10 | ◎2 | 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俄克拉荷马州诱发地震风险的短期预测 | 吴云焕 |
09:10-09:25 | ◎3 | 四川长宁地区地壳速度结构演化及与地震活动性和流体扩散的关系 | 胡国武 |
09:25-09:40 | ◎4 | 四川长宁工业开采区的速度结构成因分析及其对长宁地震的启示 | 李 昱 |
09:40-09:55 | 5 | 基于密集地震台阵的新丰江水库地震诱发过程研究 | 何立朋 |
09:55-10:10 | 6 | 基于全波形匹配的应力场反演新方法及其在四川长宁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 谭玉阳 |
10:10-10:20 | | 休息 | |
10:20-10:45 | *7 | 干热岩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以韩国浦项和青海共和为例 | 钱佳威 |
10:45-11:00 | ◎8 | 共和盆地干热岩压裂微震监测与活动性分析 | 冯 平 |
11:00-11:15 | ◎9 | 共和盆地干热岩测试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与解释研究 | 周 雯 |
11:15-11:30 | ◎10 | CO2注入封存区微震监测及背景噪声成像研究 | 余 涛 |
11:30-11:45 | 11 | 煤矿采动诱发断层活化监测方法研究 | 朱 维 |
主持人:王一博 钱佳威 胡隽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1:45-12:00 | ◎12 | 储层原位压裂实验微地震活动性分析与研究 | 李 帅 |
13:30-13:55 | *13 | 凹凸体在震间期、成核期和同震期的作用 | 王丽凤 |
13:55-14:10 | 14 | 多井联合微地震监测评估薄层致密砂岩压裂人工缝网已确认 | 储仿东 |
14:10-14:25 | 15 | 微地震不同监测方式监测效果对比分析已确认 | 刘腾蛟 |
14:25-14:40 | 16 |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水平井老井注液增能中的应用 | 衡 峰 |
14:40-14:55 | ◎17 | 三维声震耦合过程波场模拟 | 王 涛 |
14:55-15:10 | 18 | 基于岩心标定的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 林 鹤 |
15:10-15:20 | | 休息 | |
15:20-15:45 | *19 | 美国Heber地热场变形监测与机理解释 | 江国焰 |
15:45-16:00 | ◎20 | 基于CT扫描数据的水力压裂弱裂缝识别方法 | 曹潇宇 |
16:00-16:15 | 21 |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面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方法研究 | 田 宵 |
16:15-16:30 | ◎22 | 基于双台站交叉PS到时差的微地震震源位置和纵横波速度联合反演 | 王 冲 |
16:30-16:45 | ◎23 | 利用井中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AS)阵列反演储层应力场 | 赖浩宇 |
16:45-17:00 | ◎24 | NaNDC:基于密集台阵观测的区域中小地震全矩张量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 | 杨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