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专题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
(召集人:吴中海 王华 雷启云 任俊杰 何仲太 梁明剑 饶刚 任治坤 刘兴旺 姚远) |
会议时间:10月22日 会议地点:第29会议室(B区四层401A) |
主持人:吴中海 姚远 王华 任俊杰 何仲太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北京南口-孙河断裂水屯数字化联排钻孔剖面探测研究 | 沈 军 |
08:55-09:10 | 2 | 巴颜喀拉地块百年尺度强震丛集特征与活动趋势研究 | 邹俊杰 |
09:10-09:25 | 3 | 青海湖地块周缘右旋走滑断裂变形样式研究 | 刘金瑞 |
09:25-09:40 | 4 | 柴达木活动地块内部一条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的新发现 | 刘汉琳 |
09:40-09:55 | 5 | 基于高分辨率机载LiDAR数据确定的曲江断裂晚第四纪水平滑动速率及其对滇中地块运动学研究的构造意义 | 计昊旻 |
09:55-10:10 | ◎6 | 申扎-定结裂谷南段定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速率时间变化及地震危险性评估 | 吴坤罡 |
10:10-10:20 | | 休息 | |
10:20-10:45 | *7 |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叠加构造变形及其地貌响应特征 | 饶 刚 |
10:45-11:00 | 8 | 1709年中卫南7?级地震地表破裂带识别与同震位移提取 | 刘 超 |
11:00-11:15 | 9 | 利用生长地层和变形阶地面限定~30万年以来北天山吐谷鲁逆断裂-背斜带的变形速率 | 刘 奇 |
11:15-11:30 | ◎10 | Holocene seismically induce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 the Qingshuihe Bas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 Huang Ting(黄婷) |
11:30-11:45 | ◎11 | 程海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 李智超 |
11:45-12:00 | ◎12 | 2008 年青藏高原东部 Mw 7.9 汶川地震相关的断层同震偏移变化及其对主动逆冲断层变形的影响 | Deng Lin(邓林) |
主持人:雷启云 梁明剑 饶刚 任治坤 刘兴旺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活动构造图像与运动转换 | 张 波 |
13:55-14:10 | 14 | 嘉黎断裂带第四纪活动性及特征 | 陆诗铭 |
14:10-14:25 | ◎15 | 青藏高原东南缘曲江断裂1970年通海地震构造地貌特征 | 谭 鑫 |
14:25-14:40 | ◎16 | 喀喇昆仑断裂带门士段古地震记录及其构造启示 | 陈鸿宇 |
14:40-14:55 | ◎17 |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分段活动特征与地貌响应 | 王炳嘉 |
14:55-15:10 | ◎18 | 云南畹町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初步研究 | 郭 龙 |
15:10-15:20 | | 休息 | |
15:20-15:45 | *19 | 地貌学和运动学模型相互结合分析构造变形速率:以东天山巴音背斜为例 | 包国栋 |
15:45-16:00 | 20 | 1622年固原北7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 杨 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