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0专题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观测约束 |
| (召集人:黄金水 李忠海 胡佳顺 冷伟 张南 李杨) |
| 会议时间:10月21日 会议地点:第29会议室(B区四层401A) |
| 主持人:黄金水 张南 胡佳顺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08:30-08:55 | *1 | 板块重构与动力学模型的相互促进和制约作用 | 刘丽军 |
| 08:55-09:10 | ◎2 | 基于ASPECT的四维全地幔对流数据同化模型 | 李昕雨 |
| 09:10-09:25 | ◎3 | 基于自动微分技术反演非线性地幔流变 | 明志颖 |
| 09:25-09:40 | ◎4 | 俯冲板块分段下的粘滞耗散 | 周文发 |
| 09:40-09:55 | 5 | 微地体在威尔逊旋回中的影响和命运:数值模拟与观测综述 | 崔峰源 |
| 09:55-10:10 | 6 | 弱流变地幔驱动第勒尼安盆地非典型洋-陆转换过程 | 苏 浩 |
| 10:10-10:20 | | 休 息 | |
| 10:20-10:35 | *7 | 俯冲带流体释放对板块运动速率的调节作用 | 毛 伟 |
| 10:35-10:50 | 8 | 从板块运动学视角看地幔柱热点运动速度 | 王成祖 |
| 10:50-11:05 | ◎9 | 拆沉岩石圈在地幔深处的动力学过程 | 曹振辉 |
| 11:05-11:20 | ◎10 | 地幔流控制造山带岩石圈对流减薄 | 汪秋菱 |
| 11:20-11:35 | ◎11 | 当存在弱岩石圈中部不连续层时克拉通如何保持长期稳定 | 郭琼华 |
| 11:35-12:00 | *12 | 板块构造的前世今生 | 郑永飞 |
| 主持人:李忠海 冷伟 李杨 |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 13:30-13:45 | 13 | 软流圈中的熔体:电导率视角的约束 | 刘汉永 |
| 13:45-14:00 | 14 | 太平洋俯冲板块电性结构揭示的水传输过程 | 李世文 |
| 14:00-14:15 | 15 | 大陆俯冲带深部碳-硫循环的数值模拟研究 | 朱浩忠 |
| 14:15-14:30 | ◎16 | 重估千岛-堪察加俯冲带热结构与岩石相变过程对快慢地震的影响 | 朱伟龄 |
| 14:30-14:45 | ◎17 | 中国东部的异常地形和现今地幔流 | 张秀蕾 |
| 14:45-15:10 | *18 | 水诱导的地幔反转与太古宙地幔氧化 | 吴忠庆 |
| 15:10-15:20 | | 休 息 | |
| 15:20-15:45 | *19 | 俯冲带动力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 李忠海 |
| 15:45-16:00 | 20 | 俯冲板片拆离诱发地幔驱动的板块汇聚 | 吴扬名 |
| 16:00-16:15 | ◎21 | 岩石圈厚度突变驱动的边缘对流控制滞留太平洋板片外侧火山活动 | 邢洪鑫 |
| 16:15-16:30 | ◎22 | 地幔转换带流变弱层对洋-陆俯冲过程中大洋板块动力学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 李 泷 |
| 16:30-16:45 | ◎23 | 火星核-幔耦合热演化的数值模拟:对早期发电机活动和当前核-幔热状态的约束 | 刘瑞熙 |
| 16:45-17:00 | 24 | Superheated Core–Driven Dynamo Delays: A Constraint on Giant Impact Models? | 周 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