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专题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召集人:袁道阳 付碧宏 郑文俊 李海兵 李传友 周 宇 裴军令 王伟涛) |
会议时间:10月19日 会议地点:第10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4) |
主持人:郑文俊 裴军令 吴传勇 王虎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2022年门源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浅表断裂结构面与运动性质的变化 | 李海兵 |
08:55-09:10 | ◎2 | 2022年泸定Ms6.8地震的地表变形与破坏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陈柏旭 |
09:10-09:25 | 3 | 2022年四川泸定M6.8地震发震构造、地表变形与区域未来强震风险 | 潘家伟 |
09:25-09:40 | 4 | 2022年芦山-马尔康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 李传友 |
09:40-09:55 | ◎5 | 活动断裂分段对地震破裂活动的影响--以泸定Ms6.8地震为例 | 李俊杰 |
09:55-10:10 | ◎6 | 基于gCAPjoint方法反演2023年1月30日新疆阿克苏沙雅县M 6.1地震的震源参数 | 谢超灵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祁连山中西段托勒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袁道阳 |
10:45-11:05 | *8 | 阿尔金断裂系茫崖-肃北段活动断裂的几何学特征与灾害风险评估 | 付碧宏 |
11:05-11:20 | 9 |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 陈 鹏 |
11:20-11:35 | 10 | 拉脊山-积石山构造带现今三维地壳变形特征分析 | 庄文泉 |
11:35-11:50 | 11 | 甘肃北山地块活动构造变形及形成机制 | 杨海波 |
11:50-12:05 | ◎12 | 公元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综合研究 | 苏瑞欢 |
主持人:袁道阳 付碧宏 刘兴旺 裴军令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天山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及区域构造变形样式 | 吴传勇 |
13:55-14:10 | 14 | 西南天山迈丹断裂东段运动特征及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 于晓辉 |
14:10-14:25 | 15 | 青藏高原中部亚东-谷露裂谷北段的晚第四纪左旋走滑速率 | 王世广 |
14:25-14:40 | ◎16 | 青藏高原中部依布茶卡地堑系构造地貌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 | 刘富财 |
14:40-14:55 | ◎17 | 青藏高原中部日干配错断裂的滑动行为特 | 唐 清 |
14:55-15:10 | ◎18 | 南天山温宿前陆冲断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 | 臧柯智 |
15:10-15:20 | | 休 息 | |
15:20-15:45 | *19 | Multi-approach-constrained earthquake recurrence behaviorof the northern Kongur Shan Extensional System, NE Pamir | 石许华 |
15:45-16:00 | ◎20 | 高精度Sentinel-1 InSAR形变场揭示的龙木-郭扎错断层现今变形特征 | 黄自成 |
16:00-16:15 | 21 | 雅鲁藏布江中游溃决大洪水-对青藏高原南部正断层与冰川活动耦合作用的响应 | 王 萍 |
16:15-16:30 | 22 | Major lithospheric strike-slip shear dominates the early Oligocene central Tibet uplift | 卢海建 |
16:30-16:45 | 23 | 冲巴雍错地区藏南拆离系(STDS)变形作用与活动时代 | 米桂龙 |
16:45-17:00 | 24 | 青藏高原羌塘地块西段的部分解耦和加速伸展 | 郑 勇 |
第90专题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召集人:袁道阳 付碧宏 郑文俊 李海兵 李传友 周 宇 裴军令 王伟涛) |
会议时间:10月20日 会议地点:第10会议室(会议中心四层404) |
主持人:李海兵 王伟涛 李传友 石许华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08:30-08:55 | *1 | 中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运动学意义 | 任俊杰 |
08:55-09:10 | 2 | 理塘断裂5万年以来的古地震记录及大震复发行为研究 | 钟 宁 |
09:10-09:25 | ◎3 | 甘孜断裂马尼干戈段未来发生M>6强震可能性的湖相沉积物初步证据 | 方子琪 |
09:25-09:40 | ◎4 | 甘孜断裂全新世活动特征及强震复发行为研究 | 孙 凯 |
09:40-09:55 | ◎5 | 东昆仑断裂带秀沟-阿拉克湖段晚新生代走滑距离约束 | 张文渊 |
09:55-10:10 | ◎6 | 滇西南地区上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与应变分配 | 刘炳旭 |
10:10-10:20 | | 休 息 | |
10:20-10:45 | *7 |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ake palaeosismometer for the Xianshuihe Fault system (SE Tibet) | Marie-Luce CHEVALIER |
10:45-11:05 | 8 | No channel flow in eastern Tibet. Evidence from the Cenozoic kinematics of the Maoxian-Wenchuan fault (Longmen Shan, SE Tibet) | Philippe HervéLeloup |
11:05-11:20 | 9 | Hazard Assessment of Landslides in Hengduan Mountains | 郭忻怡 |
11:20-11:35 | ◎10 | 青藏高原东部理塘断裂带近断层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覃乙根 |
11:35-11:50 | 11 | 基于ABIC方法重算青藏高原东南缘上地壳应变速率 | 杨少华 |
11:50-12:05 | 12 | 龙门山构造带彭灌杂岩中中新世后逆冲活动的热年代学证据 | 刘栋梁 |
主持人:袁道阳 付碧宏 郑文俊 李海兵 |
时间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3:30-13:55 | *13 | 川藏交通廊带活动断裂研究的一些进展与存在问题 | 陈立春 |
13:55-14:10 | 14 | 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应力场旋转--来自井壁成像和脉体的证据 | 李春锐 |
14:10-14:25 | 15 | 活动逆断层岩体裂隙显微尺度分布不对称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 王 虎 |
14:25-14:40 | ◎16 | 流体促进蠕滑断层局部变强:以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为例 | 吴 琼 |
14:40-14:55 | ◎17 | 不同地震目录的定位精度分析:以川滇地区若干个M4~5.5地震为例 | 杨 婕 |
14:55-15:10 | 18 | 汶川地震形成假玄武玻璃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王 焕 |
第90专题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地震灾害 |
张贴报告 |
时间:10月19日 17:00-18:00 |
序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193 |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专题进展介绍 | 郑文俊 |
*194 |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专题进展介绍 | 郑文俊 |
◎195 | 祁连山北缘中段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贾佳宝 |
◎196 | 1950年Mw8.7 察隅地震震后动力学过程研究 | 王志浩 |
◎197 | Growth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 Middle Miocene as revealed by syn-tectonic growth strata | 吴显灿 |
◎198 | 兰州秦王川盆地古河流水系发育演化特征 | 陈艳文 |
◎199 |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北缘断裂带新活动性研究 | 魏拾其 |
◎200 | 2022年门源Ms6.9地震破裂模式讨论 | 文亚猛 |
201 | 青藏高原南部玛不错湖平面变化与气候、构造的关系 | 韩建恩 |
202 | 2021年阿克塞Ms5.5级地震震区形变特征及发震机制研究 | 邹小波 |
203 | 青藏高原东缘汶川-茂县断裂带大地震作用的岩石磁学响应 | 张 蕾 |
◎204 | 断层泥内部结构揭示重复强震事件及其断裂生长 | 孙丽静 |
205 | Activity of the Lancang strike-slip fault assist block extrusion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during Early-Middle Miocene | 赵中宝 |
◎206 | 哈密盆地北缘断裂发现未知年代地震地表破裂带 | 孙 浩 |
207 | 汉初武都地震与“嘉陵夺汉”关系初探 | 丁晓光 |
208 | 西藏中部申扎-定结裂谷北段晚第四纪东西向伸展与构造转换 | 王 度 |
◎209 | 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蠕滑变形行为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赖 亚 |